随着深秋初冬的交替,我们迎来了“大雪”节气。此时,寒气逼人,呼吸道疾病与颈肩腰腿疼痛频发,医生提醒,“大雪”之后,正是“冬病冬治”的好时机,食补、贴敷、艾灸、泡脚等养生疗法备受推荐。
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中国民众历来重视冬季的滋补养生。中医养生智慧讲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节气变化。肾,作为五脏之一,在四季中与冬季相应,因此大雪时节成为了滋养肾脏、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纳气,对于呼吸系统慢性病缓解期的调理尤为重要。中医理论认为,黑色食物入肾经,能够有效补肾,建议日常饮食中增加羊肉、山药、桂圆等温热食材,同时加入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及黑木耳等“黑色宝藏”,以食养肾。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袁莉妮指出:“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为维持体温,需增加糖、蛋白质、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中医讲求冬季养肾,推荐多食用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它们被认为具有良好的补肾功效。”
袁医生还提到,近期门诊中不少患者出现了口腔溃疡、唇角炎、唇部干裂及便秘等问题,这既与秋冬季节的干燥气候相关,也与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她建议,应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注重水分补充,不仅要多喝温开水,还可在饮水中添加太子参、麦冬、枸杞等中药材,以达到益气养阴、辅助补肾的效果。
中医将冬季的养生原则概括为“闭藏”,意在强调此时应减少活动,保存阳气。建议民众早睡晚起,避免阳气外泄,晨练者宜待日出后进行,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耗伤阳气。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因其温和而深长的呼吸方式,特别适合冬季练习,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促进康复。
在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的中医科,张女士正在接受艾灸治疗。医生精准地在她的大椎穴放置艾灸盒,同时于天突穴贴上灸疗贴(即三九贴)。据医生介绍,张女士因慢性咳嗽、畏寒等症状,正是“冬病冬治”的适宜人群。灸疗贴通过穴位刺激,助阳气、温经脉、散风寒、调气血,有效抵抗外邪,治疗疾病,尤其对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寒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并能巩固夏季三伏贴的治疗效果。
张女士表示:“以前冬天我手脚冰冷,胃口不佳,咳嗽连连,痰多难忍。自从来到香山中医医院接受艾灸和敷贴治疗后,手脚不再那么冰凉,胃口也好了许多,痰也明显减少了。这个治疗效果真的让我很满意。”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峰医生指出,随着天气转寒,艾灸疗法中特别加入了生姜片,以增强驱寒、疏通经络的效果。艾叶作为灸疗的传统材料,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其辐射的红外光谱与人体产生共振,温养效果温和而强大。生姜则能温胃散寒,助力热力深入机体,进一步疏通经络。
除了专业的中医理疗,每天睡前泡脚也是冬季养生的好方法。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冬天洗脚能温灼丹田,促进气血运行。泡脚时,可适当加入当归、红花、川芎、桂枝、艾叶、生姜等温经活血的中药,以加强全身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温煦脏腑。香山中医医院还推出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足浴方,通过外洗方式辅助降压。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倪坤彦医生介绍,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患者尤为多见。医院根据国医大师邓铁涛的方子,拟定了平肝益肾足浴方,专门针对高血压患者。该方子包含天麻、钩藤等常用降压药物,以及川芎等行气活血药物,通过外洗方式促进药物吸收,起到平肝潜阳、协通降压的作用。对于其他有头晕、目眩、肝阳上亢症状的患者,在中医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也可尝试使用此方子舒缓不适。
大雪时节,不仅是自然界的寒冷加深,也是人体内在调理、养精蓄锐的好时机。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我们可以更好地顺应自然,让身体在冬日里得到充分的滋养与修复,迎接来年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