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蕞尔小国日本为什么能够打败泱泱大国大清?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3-11-06 09:00:18

19世纪末叶的大清王朝,已经是一座将要倾倒的大厦,更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举世震惊,影响深远。大清国割地赔款,创痛深巨,丧权辱国,危机四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日本则由于小国击败大国,成功跻身于西方列强队伍,成为世界强国。

甲午战争前,大清国已经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如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

甲午战争的失败,曾经弱小的日本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中国?当然有很多原因。

1895年10月10日是大清国皇太后慈禧的60大寿。中国人认为60年为一个甲子年,为此,慈禧对自己60大寿非常重视,提前三年就不惜重金,甚至挪用北洋海军军费,积极着手筹备,前后耗银541万两。恰巧在这个时间段,甲午战争爆发,即便是在大连、旅顺战事十分紧急的情况下,紫禁城里依旧歌舞升平,连唱三天大戏为太后祝寿。慈禧以一己之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反映了整个清朝中央的极度的腐败。

上梁不正下梁歪,清朝的官吏们养尊处优,爱财如命,不知国计,罔知外情,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可以根据官爵职位的大小优劣定出价钱,然后出售,中饱私囊,这几乎成为合法的了,成为清朝官僚阶层的整体写照。

吏治腐败,导致军队也腐败。军官克扣军饷,贪污公款,携眷构屋,聚赌嫖娼,无所不为,造成官兵关系极度紧张。而士兵军无斗志,人有涣心,闻声而溃,望风而靡,战场上无人真正效力。

平壤攻防战一拉开序幕,主帅叶志超就张皇失措,慌乱溃逃,致使全军混乱,平壤失守。卫汝贵所辖部队形同土匪。甲午战争的各个战役中,军官临阵脱逃的不计其数。

陆军腐败,海军也腐败。北洋海军不经常训练,却用舰船送货接客,赚钱发财。同时,接受外国军火商的贿赂,购进大量劣质枪炮、弹药。黄海海战时,定远、镇远两舰主炮熘弹只有三发,形同虚设,成为日军船舰的靶子。

甲午战争,清朝始终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心。“前敌总指挥”不是决策人物,军机处的户部尚书翁同和、礼部尚书李鸿藻是决策者但老朽无能,不具备担任指挥全局的能力。即便是后来重新启用老迈的“鬼子六”恭亲王奕訢,依旧是于事无补。

指挥部不行,军队指挥更失灵。部队归地方所有,是地方督抚的私有财产,清朝兵部不直接管理部队。清军虽号称百万,但都分别驻扎在各地,朝廷几无可调之兵。北洋海军是李鸿章的私人海军,除他之外任何人都调遣不灵。几支较大的陆军也归地方督抚所有,非督抚允准,中央也是调动不灵。而这些部队只听他们直接上司的命令,其他人难以代替。

平壤之战,,清朝卫汝贵的盛军、马玉昆的毅军、左宝贵的奉军和丰升阿的练军等四大军,还有叶志超的一支部队,相互之间互不隶属,各怀心事,怕自己吃亏。这五支部队临时指派叶志超指挥,一旦叶志超逃走,四支部队转运不灵,导致平壤战役失败。

不是唯才是举,而是任人唯亲。李鸿章任命十分可靠的淮军旧部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陆军将领,不谙海军,也不知海将,由他指挥的北洋海军缺乏训练,战备不力。海战时,他又不娴海战指挥,终于造成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其实,北洋海军中有一批熟习近代海军,熟谙近代海事的留学英国的海军高级将领。

上述官场、官吏、军队的腐败说到底还都是表面原因,透过表象我们看到真正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国防建设的重点是守成,是防止自己从世界中心地位坠落,在战略上始终是被动的、消极的。进入近代, 日本却一直在寻求崛起,并且清楚地知道在弱肉强食时代崛起的本钱就是实力,因此时刻注意寻找打败中国的时机,在国防战略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 是虎视眈眈的,在甲午战争中是有备而来的。

特别是对海军和海洋的认识,中日两国差异巨大。日本把大海看成是通往中国大陆的桥梁,把争夺制海权作为掌握对中国作战主动权的关键,所以在发展海军的同时,一直在主动寻求同北洋海军的战略决战机会。

而中国把海洋看成防御的屏障,把海军消极地看成是运输船队、运兵船的护航力量和陆地防守的一种辅助。

中国开展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装备,建成了一支北洋海军,却没有完成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任务,尤其是没有造就出一支具有高度国家意识和专业水准的军官群体,没有造就出一支一往无前的富有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的士兵队伍。

纵观历史进程,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日本。在西方列强凭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主要是学习西方,瞧不起近在眼前的、曾经的学生——日本。

十九世纪中后期,为应对西方列强的掠夺和入侵,中日都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不同的是,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在“祖宗之法不可变”,坚持“中体西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结果成为仅限于物质层面、器物层面上的学习,只能学到皮毛。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目光不仅仅是要占领日本、战胜中国,而是统治亚洲、称霸世界。为此,日本把一整套的西方体制都学过来,变成资本主义强国。

甲午战争之前数年间,日本为准备战争有预谋地进行大量间谍活动,不断向中国派遣大批间谍,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各方面情报,对战争的进程,甚至战争的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86年日本在华最庞大的间谍机构乐善堂在汉口成立,以经营眼药水、书籍、杂货作为掩护,先后在北京、长沙、重庆、天津等地建立分支机构,组成了一个遍布中国主要城市的间谍网。乐善堂的间谍在中国各地搜集的情报分门别类整理,编纂成3大册2000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等诸多方面,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在上海租界里,日本成立所谓的日清贸易研究所,名为促进清朝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实则是一个以培养“中日贸易人才”为名的间谍训练机构。

在天津,日本通过阴谋策划,加上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拉拢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刘棻将清军各军械营枪炮、火药、子弹数目等悉数告诉日本间谍。一些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军械所,都混进了日本间谍,一些李鸿章的往来机密文电和密码都落入日本之手。

日本谍报头目、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中国直接感受和了解清朝的意图及实力,李鸿章甚至视他为上宾,请他参观军工厂、军事设施、军队操练,使其不仅了解到清政府并没有对日作战的全面准备,而且对清军战斗力及地形、风俗人情均作了详细考察,增强了发动战争的信心。

当得知北洋海军开赴朝鲜的出发时间后,潜伏间谍宗方小太郎立即电告日本谍报机关。日军大本营即派日本联合舰队出发前往攻击。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在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引爆黄海海战。

期间,有三名间谍因为工作出色,受到明治天皇的亲自接见,这在世界间谍史上都很罕见的。

自大明朝1644年亡国后,日本和朝鲜都认为中华大地已经沦陷于夷狄之手。19世纪60年代,日本幕府第一次派代表团到中国来考察,其中有个成员叫作高杉晋作到上海书摊买书,问有没有魏源的《海国图志》,书店老板说不知道此人此书,拿出了一堆怎么应对科举考试的书给他。高杉晋作又要买抗英名将陈化成、林则徐的书,都没有。

当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写好后,在中国无人问津,而在日本却反倒成了畅销书。高杉后来在日记中深为感慨中国人的思想和中华的正道相差太远,中国知识分子陶醉空言,不尚实学。

在日本人思想里,认为满人是夷狄,他占得中原,我为何占不得?我比你还更接近“中华”。甚至自认为日本人是来解放中国、 光复中原的,中日同根同种必须携手才能对付西方,这是一场“救亡之战”。

甲午战争期间很多日本人的家书里,父亲给在前线当兵的儿子写信时,往往都写“我神州”“我中华”,对儿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觉得这是保卫中华、保卫神州。

前面提到的间谍宗方小太郎,规划了整个甲午战争时期的宣传基调。日本人在大连登陆后,到处张贴他起草的告示,题目就是《开诚忠告十八省豪杰》,意思是说中国沦陷很久了,我们来解放你们。清政权这么腐败,呼吁“大家起来一起干”。

这种宣传非常有效果。1894年10月,日军进入东北的九连城,据他们的战地记者记载,当地居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些都是宣传之功。而在日本接收台湾的时候,当地有的百姓竟然称日本人为“大明国大元帅”。

在中国人看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当时的西方人却不这样认为,甚至对中国没有丝毫同情。

甲午战争发动之前,日本驻国外的所有外交官,都精通当地语言,常在外媒报刊上发表文章,而大清国派驻海外的外交官们,不懂外语,在沟通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如当时美国国务卿叫葛礼山,对中国颇为友好。日本驻美公使栗野慎一郎是哈佛毕业生,精通英文,天天去葛礼山办公室拜访,跟人家谈国际大事,谈日本对美国有多么重要。中国公使杨儒选择接近葛礼山的老婆孩子,送点茶叶、丝绸等等,天壤之别,一目了之。

在当时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提交随军采访申请时,起初两国都不批准,但后来日本同意了西方媒体随军,人数多达114名,包括11名现场素描记者、4名摄影记者。

为此,日本做足新闻策划,让西方媒体看日军怎么优待俘虏,如何照顾战地的百姓等,通过欧美记者传播到全世界。

中国不仅不允许随军采访,还有两个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线,而被砍了头,搞出很多风波。特别是清朝大量地伪造假新闻,使西方媒体失去信任。当“旅顺大屠杀”报道出来时,很多外国人首先是不相信的,因为之前的假东西太多。

甲午战争期间所有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没见到一篇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美国公众阅读的资料。

甲午战争中日本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中国? 因为清政府输在了太多的地方。

4 阅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