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8日,波罗的海海底的两条关键通信电缆突然遭遇到了损坏,一艘名为“伊鹏-3”的中国货轮瞬间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丹麦海军迅速地出动了三艘军舰,就好像已经锁定了“罪魁祸首”。
这场看似偶然的海上事件,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地缘政治戏码。波罗的海作为世界最繁忙的航运通道,每天数百艘船只穿梭,为何偏偏盯上这一艘中国货轮?丹麦方面只公布了"伊鹏-3"号的航迹数据,对其他船只的行踪却闭口不提,这种选择性披露,不正是在编织预设的叙事吗?
西方媒体将货轮在海上漂移一小时视为"关键证据",这种牵强附会的推理令人啼笑皆非。对航海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海上漂移是再正常不过的航行状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仅在一年前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事件中,这些欧洲国家的反应何等冷淡。当时并未如此大张旗鼓地展开调查。这种鲜明对比,不正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吗?
从“银河号”到“伊鹏-3”西方国家似乎始终按捺不住,对中国抱有成见。不过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今日的中国已非任人欺凌的弱国,捍卫国家尊严与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坚定立场。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的是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地缘政治算计。作为北约成员国,丹麦的军事行动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国际海事安全所需要的是公正且透明的调查,并非政治方面的操弄。我们期望丹麦等相关国家能够给出经得住推敲的调查结果,而不是任由猜测以及偏见来主导舆论。
在这个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确选择。与其沉溺于毫无根据的指控,不如摒弃偏见,共同维护国际航运秩序。对抗注定是一条死胡同,唯有开放、互信方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