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黄维去世,开国少将潸然泪下:当年之事,终究是我俩的心结

朕的刀呢 2025-04-02 09:21:29

一提起黄维,人们不由得想起他对制造永动机的执着,还有他因思想顽固成为最后一批特赦战犯的事情。但其实,出狱后的黄维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多次去香港会老友,参加交流活动,从心里期盼着两岸和解。

1989年,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一时间,黄维亲人悲痛不已,但除去亲人外,还有一人也不禁潸然泪下,他就是开国少将廖运周。

要说廖运周和黄维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侵华日军淞浦师团被中国军队团团包围。消息传出后,处在包围圈之外的日军丸山师团奉命东进,企图救援松浦师团。

就当丸山师团直扑德安时,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薛岳立刻派5个师南下阻击,同时还命令武汉外围守军进行收缩集中。当时,廖运周所在的656团便在这次行动之内。

在接到命令的时候,656团正在茨芭山与一股日军进行激战,对方是一个辎重部队,携有大量武器装备。眼看“肥肉”已经落网,岂有不“吃”之理?廖运周亲率部队向敌军发起总攻,很快便取得了胜利。

然而刚拿到战利品,廖运周就挑出一些作为礼物,送给了驻扎在附近的黄维十八军。

此前,廖运周并未见过黄维,为何突然拜访?原来,当时的国民党中像十八军这样有建制的炮兵部队并不多,廖运周希望向黄维借几门火炮打击日军。

但想要从黄维手中借武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凭几个战利品根本打动不了他,而廖运周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他揣摩到了黄维的脾气。

黄维与陈诚一样,是对派系关系非常重视的人,恰好,廖运周就是黄埔第五期学员,并且他的哥哥廖运泽与黄维都是黄埔一期生。

由此,廖运周不费吹灰之力就见到了黄维,两人相谈甚欢。当听说廖运周刚刚袭击了茨芭山的日军,黄维更是对廖运周刮目相看。

不过,想要从黄维手中搞武器依旧不容易,得知廖运周的来意后,行位故意测试了一番廖运周的炮兵科技术知识。

幸而廖运周也并非等闲之辈,对黄维提出的问题丝毫不差地回答了上来。黄维果然十分满意,立刻调集8门炮送给他。

巧的是,廖运周刚刚返回部队,就用上了这8门炮。

原来,由于廖运周拜访黄维耽误了行军时间,等他回去时,就发现友军部队已经提前开拔了,这就意味着656团将要面临孤军作战的局面,想到此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为了摆脱危险,廖运周率领部队迅速向西撤离,在一阵急行军后,顺利赶上了三二八旅旅长辛少亭。

廖运周和辛少亭几经商议后,都觉得不能再让敌人追着跑了,必须进行一次反击。于是,两人决定给敌人来个回马枪。

就这样,656团在廖运周的带领下来到了两山之间的一个拗口,作为伏击地点。这里整体路况呈现S型,公路两旁都是小高地,是一个非常容易进攻的好地方。可笑的是,这里也曾经是国民党的驻地,只是一听日本人要来,都吓得跑了,竟然连高地后面的弹药库也脱手不要了。

廖运周自然发现了这个弹药库,他还从里面找到了不少弹药。之后,辛少亭又调来了4门迫击炮,廖运周一下子变成了“土财主”。

入夜,对656团紧追不舍的敌27师团前卫部队走进了伏击圈,见时机已经成熟,廖运周大喊一声:“给我打!”

瞬间浓烟滚滚,尘土飞扬,炮弹声、枪击声和叫声连绵不断,日军想要还击,却连一个中国军人的影子也看不到,只有挨打的份。

很快战斗就结束了,日军20余辆坦克、数十辆载重汽车、数百名士兵全部被歼灭。而廖运周的656团,却无一人伤亡。

如此壮举很快就传遍了武汉各个战场,廖运周声名大噪,黄维也因伯乐识人而备受关注。后来,廖运周脱离汤恩伯,直接投奔了黄维,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但黄维没有想到的是,廖运周有一天会背叛自己。

时间来到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眼见着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只好放弃撤兵淮河以南的计划,紧急调动12万兵力,组成第12兵团,准备在徐州地区与解放军进行交战。

但是,谁会当第12兵团的司令员呢?所有国民党将领惶恐不安,都怕轮到自己头上。当时,外界普遍猜测会由18军军长胡琏担任,不过胡琏是陈诚的嫡系,而陈诚又与白崇禧等人矛盾重重,故不能成。

于是,多方角力下,正在筹办国民党新制军官学校的黄维就被蒋介石拉到了战场上。

11月,黄维把兵团司令部安在紧靠浍河南岸的南坪集镇上。为取得战术优势,他命令各军向宿县进攻,不料解放军已悄悄占领了蒙城,一下子切断了黄维的后路。

意识到自己掉入了解放军的“口袋”中,黄维暗叫一声不妙,连忙想办法欲跳出包围圈。这时,已经升任110师师长的廖运周自告奋勇,对黄维说:“就由我带兵突围吧!”

有之前的交情在,黄维对廖运周非常信任,当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夸奖道:“还得是你,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挑。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

之后,廖运周就带着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但黄维并没有等到突围成功的喜讯,却得到了廖运周率全师投诚起义的消息,顿时感觉上了大当,掀桌怒吼也无法缓解他心中的气氛。

其实黄维不知道的是,廖运周并不是临时起义,他原本就是一位共产党员,只不过在国民党内部潜伏了20年,直到这次机会才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12月6日,解放军对围困在双堆集地区的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在短短10天内,就将第12兵团全部歼灭,黄维也被俘虏。直到被送进了功德林监狱,黄维仍对廖运周的“背叛”耿耿于怀。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巧合,1975年以后,黄维作为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获得特赦,并在全国政协担任文史专员。在一次黄埔老同学的聚会上,黄维与廖运周见了面,这时黄维已不似当年那般生气,但终究也没有当初那样亲热。

黄维去世后,得知噩耗的廖运周不禁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黄维的一举一动都恍若在眼前。廖运周哀叹一生:“当年之事,终究是我俩的心结。”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