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夜,张颂文在《狂飙》杀青宴上突然离席,驱车直奔刘佩琦家。这位新晋顶流抱着泛黄的笔记本哽咽:“21年前您拍《秋菊打官司》的表演日记,救了我的职业生涯。”
此刻,65岁的刘佩琦正为次日话剧排练默戏,客厅茶几上摆着张颂文刚送来的新疆烤馕——那是他们初遇时最常吃的“北漂套餐”。
1980年新疆军区炊事班,22岁的刘佩琦边揉馒头边背《雷雨》台词。这个因性格耿直被“发配”到后勤的文艺兵,自创“面团表演法”:用发酵程度模拟角色情绪,碱放多了是暴怒,揉过头是忧郁。
某次慰问演出缺角,他顶替出演炊事员,即兴加入和面动作赢得满堂彩。三年炊事班生涯,竟让他悟出“生活即表演”的真谛。
1992年北京地下室,刘佩琦在《秋菊打官司》剧组领到首场戏:蹲在村口吃油泼面。为演出西北老汉的沧桑感,他连续半月用砂纸磨指甲,往棉袄里撒陈年辣椒面制造体味。
有场雪中追车戏,他赤脚在零下15度跑出满脚血泡,却坚持不用替身。杀青那天,张艺谋看着他的表演笔记感叹:“你把纪录片演成了史诗。”
2001年《大宅门》片场,43岁的刘佩琦正为“白三爷”设计标志性动作——盘核桃。这个原本属意他人的角色,因他加入的“偷瞄账本”细节被郭宝昌一眼相中。
为诠释纨绔子弟的复杂性,他走访八大胡同旧址三个月,学来的鼻烟壶玩法成了剧中神来之笔。戏外他收徒标准严苛,张颂文当年为求指点,曾连续三月清晨帮他遛狗读剧本。
1988年北京琉璃厂旧书店,30岁的刘佩琦与孟天娇因争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结缘。这个比他小四岁的出版社编辑,被他的“戏痴”精神打动,顶着家庭压力裸婚。
新婚夜两人在8平米平房用红纸剪喜字,刘佩琦即兴表演《红楼梦》片段当聘礼。三十载风雨同行,孟天娇总笑称:“他演戏时是疯子,回家秒变宝玉。”
2023年《铁马豪情的日子》拍摄现场,彼时66岁的刘佩琦手把手教青年演员揉面团:“演戏就像发面,急不得慌不得。”监视器后,他特意给张颂文留了“观察员专座”。收工后两人常去北新桥吃卤煮,刘佩琦总会多点份火烧:“当年我揣着俩火烧去见组,现在请你吃,是想说——好演员的春天,从来不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