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显现复苏活力

中国报道 2023-01-08 16:00:14

“自从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我就一直在做出游计划,最终选择了在1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去了趟哈尔滨。再也不必担心限制出行、隔离等问题,新的一年计划多出去玩几次。”北京青年汪旭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自“新十条”发布后,像汪旭这样开始出游的人越来越多。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短途、长线两开花

《中国报道》记者综合携程、马蜂窝、飞猪、同程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发现,元旦假期人们的出游总体呈现出短途、长线两开花的局面。

携程方面数据显示,相较2022年元旦假期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今年的元旦假期近六成用户选择了跨省游。

马蜂窝方面的数据显示,2023元旦小长假,“长途游”热度环比增长48%,其中游玩4-8天的“中长途游”热度环比上涨达172%。而在飞猪平台,元旦的跨省游和跨市游订单占比近八成,达到近一年峰值。

来自途牛旅游网的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本地游、周边游出游人次占比达68%,跨省游出游人次占比为32%。其中,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天津、深圳、杭州、郑州、哈尔滨入选“元旦假期周边游热门城市TOP10”,主题乐园、休闲山水、温泉康养等出游主题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冰雪热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健康和养生

“冰雪项目”是每年冬季的“顶流”玩法。飞猪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包含“滑雪”“冰雪”等关键词的热门冰雪旅游商品增长超三成,其中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河北崇礼成为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前三名。广东、上海、浙江成为冰雪旅游热门客源地前三名。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健康和养生。在“阳过”之后,身体逐渐恢复,温泉疗养、避寒度假等受到游客的关注。携程数据显示,“疗愈游”成为“阳康”最爱。气候温润、阳光充足的南方和海岛城市较往年热度更胜一筹,三亚、珠海、西双版纳、大理、厦门、海口、腾冲、北海等北回归线附近及以南城市热度飙升,这些目的地的携程机票预订量增幅均超过一成,其中抵达西双版纳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71%,增幅第一。

飞猪平台上,海南目的地的旅游商品预订金额同比去年增长超五成。海南之外,广东、福建等地也备受青睐。同时,元旦期间包含“海景”“海岛”“冲浪”等关键词的旅游商品预订量增长超六成。

元旦假期旅游恢复迅速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便是机票、酒店的“量价齐升”。随着“北上滑雪、南下避寒”的消费者增多,“南北互跨”也正转化为消费增长的动力。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国内机票订单量较疫情前的2020年元旦假期上涨2%,机票均价从2020年同期的676元上涨至905元;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上涨32%,酒店均价也从229元上涨至244元。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元旦期间三亚进出港单程含税机票均价达1364元,同比上涨近50%。以“疗愈游”为主的三亚、珠海、西双版纳等城市,携程机票预订量增幅均超过10%;而以冰雪游为主的哈尔滨、延吉、白山等目的地机票也呈量价齐升态势。

美团平台上,元旦期间,三亚、西双版纳、张家口崇礼等热门目的地的多家度假酒店迎来满房。跨年夜当晚,高端酒店的入住间夜量创下2022年新高,较此前的十一假期峰值提升超过20%。

旅游复苏已成必然,需要尽快筑牢基石

人口流动显著释放消费潜力,跨年经济带动全国旅游迅速升温。“元旦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稳中向好的大趋势。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旅游消费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日,但可以预见,2023年我国旅游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同程研究院分析认为,2023 年元旦假期,部分目的地的市场恢复超过预期,显示了国内游客的出游信心的快速修复,长线游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今年春节假期较早,春运客流高峰提前,出行需求叠加所致。这也为2023年的旅游市场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2023年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会琴认为,总体乐观,但仍需谨慎。“2023年旅游市场复苏已成必然。但也应看到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三年的疫情影响深远,旅游业复苏首先受国内疫情发展的影响,病毒变异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的心理阴影和对病毒的恐惧在短期内还无法消除。同时,经济发展、旅游产品供给等也会对旅游业恢复造成一定影响。”

不少业界研究者认为,疫情三年,中国旅游业的产业格局和发展逻辑都发生了微妙变化。消费者需求更趋细分、非线性变化;旅游生态链的断续发展甚至部分断裂,将迎接即将到来的强烈旅游需求以及从供给端发力转变为需求端发力的挑战。因此,旅游业复苏同样需要尽快筑牢方方面面的基石,从交通、住宿、饮食、购物、游玩等到旅游业上中下游的服务保障能力,再到旅游业安全运行与服务监督,这一切都需要复苏到位。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