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又一本靠卖书赚钱的畅销书。
主要阐述以下几点:1节俭,2不攀比,3规划财务,除此之外基本都是凑页数,只需要把词典里褒义词全搬过来即可。
读过小学的都知道,数学里有个多余条件。然而现象终归是现象,统计学的经验主义总能偶尔奏效,所以有了一堆靠嘴吃饭反面教材的专家。
以我浅见,实现“人生自由”只需以下几个字即可,“节流、开源、做自己”。
抛开那种整天攀比的无可救药之流,对于有些看似节俭的人,平常咸鱼不肯买多一条、破烂衣服不舍得换新…抠搜一辈子省下来的钱用于一次大额的挥霍——买房/买车之类。这也能叫节俭吗?剩饭剩菜没吃完是浪费,吃饱了逼着自己吃同样也是浪费,只不过是后者五十步笑百步掩耳盗铃式的浪费更容易让人心安理得一点罢了。
节俭,是多么奢侈的品德,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人都缺德。
问题的最优解永远在根源处,不想浪费食物就不要煮太多,想剩钱就“处处”节俭。然而惯于攀比的人们总是不甘平凡,这对他们来说无非扯淡。
“节流”对他们来说尚且这般的难,更别提“开源”和“做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