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为啥打仗都热衷布雷。现代意义的炸弹,第一次用于战争,是沙俄首创。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埋雷,重创英法联军。地雷隐蔽性好,无论是封锁、阻击、还是袭扰,效果都很好,而且成本低。这种非对称作战,被各国借鉴,成为战争必备。地雷在越战期间,战绩尤为突出,地面载具损毁率有7成,人员伤亡率有3成。
实际上,早在俄乌开战之前,乌军跟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民兵作战时,就已经布雷了,据说至少有40万颗。当时,就有很多平民,被炸死炸伤。战后,俄乌双方都大量布雷。
乌克兰境内,布雷有多恐怖?乌克兰地质部门做过勘测,35000平方公里土地,测出近5000枚地雷。不过,这个数据,没法做总体推测。为啥?乌克兰国土,有60万多平方公里,20多万土地有布雷,且密度不均,后方稀疏,前线密集。尤其是交战区,像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地区,布雷密度非常大。
以尼古拉耶夫为例,这里有大片耕地,俄乌曾反复争夺,先是被俄军占领,后又被乌军收复,地雷非常密集。今年初,乌军派出排雷车、工兵,到这里排雷,一开始调了30辆排雷车,后来又增加50辆,80辆排雷车作业,还是不够用,因为地雷太多了。
那具体如何清理呢?乌军的操作是,先用排雷车过一遍,然后工兵再过一遍,把遗漏的地雷清理掉。俄乌战场,有一种花瓣地雷,美军在越战也用过,这种地雷结构简单,体型小,直升飞机飞过,都能顺手扔一些。士兵踩上致残不致命,乌军工兵没见过,排雷时,有不少被炸截肢。他的排雷作业,还是太粗糙了。
严格来说,清理地雷,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扫雷,确定地雷位置,第二步才是排雷。先说扫雷。有几种方式。一是人力,工兵用金属探测器,一点一点排查,费时费力,而且易造成伤亡。二是用扫雷车,一般来说,他适合战场扫雷,大规模作业。
我们有一款两栖扫雷车,从车顶发射个火箭爆破器,拖着条爆破索,长约百米,落地爆破索会引爆,瞬间清理出一片长方形区域。他可用于登陆作战,也可用于扫雷。此外,德国最新升级的,装甲扫雷破障车,“野猪”NG,兼有多种扫雷工具,像扫雷爆破索、磁性扫雷器、扫雷犁。不过,一般来说,扫雷车不能做到百分百,能排除八成左右,还需要人力补漏。
三是用非洲扫雷鼠,这种扫雷鼠,嗅觉非常灵敏,地下5米的火药味,它能闻出来,效率比人力高很多。国际上用得比较多。不过,他的寿命只有7年,饲养成本却很高,养一只得花6400美元,合人民币就是46000元。
四是扫雷植物,有一种植物,叫阿拉伯芥,遇到火药里的二氧化氮,他就变色。利用植物,缺点是效率低。
排雷呢,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人力,就是工兵排雷,另一个是机器人化。俄罗斯公司推出了,BMR-3MA排雷车、MGR-4排雷机,都是一种机器人综合体,可远程操控。
二是,利用无线电系统。比如,利用无线电波速,探测高技术智能地雷。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俄乌战场,布雷如此之多,战后,乌克兰清理地雷,光靠西方估计不够,他要靠国际援助。
俄军呢,研制出了布雷神器,由8×8军用卡车底盘搭载,配备两组25个发射器,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都能发,不仅效率高,而且布的地雷,也是智能的,能进行敌我识别,还能定时自毁,可以保护平民。
此外,他的龙卷风火箭炮,也可以布雷。载弹量是270枚,搭载的地雷,高度智能,像POM-3型智能反人员地雷,除了反排除功能,还能区别士兵和平民。捕捉到的振动模式,跟敌方步兵相同,它会自动引爆。还有PTM-4现代反坦克地雷,装有非接触式、磁性目标传感器,能识别坦克震动,自动引爆。此外,还有最新推出的,PTKM-1R高智能地雷,利用遥感器,识别坦克震动,并锁定位置,同时发射高速弹,贯穿坦克的装甲。
所以,乌境内有很多,高科技智能地雷,这排雷难度,不是一般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