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高尿酸,人们就会和痛风连在一块。
其实,只有一小部分高尿酸患者会诱发痛风,更多的是对肾脏的伤害。
临床上,成年男性的血尿酸值在149~416μmol/L,女性在89~357μmol/L之间,为正常水平。一旦长期超过420μmol/L,就要警惕了。
凌晨三点,48岁的老梁被救护车拉到医院,老梁面目狰狞,看样子已经疼得不行了,即便是已经服用了止痛药,但依旧"哎哟哎哟"地喊着。
医生初步确认为老梁是痛风发作,结果对其进行检查,抽血化验显示血尿酸值已高达890μmol/L,且有严重的肾衰竭倾向。
于是,老梁立马被转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可不幸的是,经过一周左右,老梁还是没有挺过来,因为肾衰竭而离世。
据了解,老梁早在3年前就因为尿酸过高而入院治疗过,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多喝水,要不然对肾脏不好。
老梁对尿酸高并不在意,反而更关心肾的健康,为了补肾,他决定多吃些猪腰子"以形补形",还经常炖一些内脏汤汁来喝。
有时候汤汁无味,就多放点调味料,这样也满足了医生说多喝水的条件。
但是这样过了好久,老梁的尿酸不仅没有明显的改善,还经常关节疼,即便吃了止疼药也不好使,这样他才被送往医院。
可不曾想最后竟恶化成了肾衰竭,而离世。
医生听后也叹气道:都怪这两个做菜习惯,害了自己啊!
习惯一、吃动物内脏
中国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就是"吃啥补啥",所以老梁以为吃腰子能补肾。
其实,动物内脏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大量摄入,会导致嘌呤代谢尿酸增加,诱发痛风上身。
按照100g来计算的话,鸭肝中含嘌呤301.5毫克,鸡肝含嘌呤293.5毫克,猪小肠含嘌呤262.2毫克。
因此,高尿酸患者对于这类食物一定要少吃,甚至是忌口。
习惯二、喝浓汤
很多人都习惯喝汤来补身体,甚至还放过多的调味料,其实这样,会很升高尿酸。
首先汤汁是浓缩的形式,过多的嘌呤会溶解于水中,其次就像蚝油、虾酱、鲍鱼汁等调味品,也会升高尿酸。
蚝油是用生蚝熬制而成的调味料,即便是加一小勺进入菜中,也相当于一小盘海鲜的嘌呤摄入量,还是少碰为好。
医生提醒:睡觉时有3种表现,及早就医,警惕肾衰竭
表现1:腰部疼痛
"腰为肾之府",腰部的两侧便是肾脏的位置。一旦腰部疼痛,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疼痛难忍,几乎都离不开肾脏疾病。
这主要是因为,尿酸过高,形成晶体堵塞在肾脏中,时间一长就会对肾脏产生负担,使腰部产生疼痛感。
如果发展到了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表现2:口渴难忍
对于高尿酸或是痛风的患者来说,如果夜里睡觉的时候,经常无理由的出现口渴,并且大量饮水之后,依然如此。
那么,很有可能,是肾脏毒素积累过多导致的。
要警惕尿酸过高引发的肾脏损伤。
表现3:排尿异常
肾脏有问题,尿液就会出现异常,排尿的时候,会发现尿液的颜色是很浓的茶水色,甚至会出现泡沫样;
这通常是尿酸盐的结晶堆积所引起的,会影响到尿液的颜色以及形态,并且小便次数也会受到影响。
日常降尿酸,做好3件事,尿酸蹭蹭降
第1件:补充水苏碱
水苏碱被称为天然的"苯溴马隆"。
研究表明,水苏碱成分具有抑制嘌呤合成,平衡血尿酸值,溶解尿酸结晶,提高免疫力,调节尿酸代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消肿利尿,加速尿酸排出,减少痛风石形成,预防痛风、肾衰等高尿酸并发症。
水苏碱摄入越多,高尿酸发作风险越低。
第2件: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体内尿酸增加的危险。其原因是肥胖会导致肝脏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尿酸代谢异常,增加痛风危险,同时也会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而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能有效消除脂肪,控制体重。
需要注意,运动后要及时补水,以免尿酸浓度浓缩,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第3件:定期体检
建议,每次检查可以间隔3个月。体检能及时控制体内的尿酸水平,从根源上预防高尿酸发生,降低痛风及并发症患有率。
检查尿酸水平前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3天,要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2、 绝对禁酒;避免剧烈运动;
3、 检查尿酸值当天,需要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