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12岁时离开家乡淮安,50多年没回去,真实原因让人敬佩

潇观天 2024-02-27 18:59:23

阅读此文前,希望看官老爷们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60年春天,淮安县常委刘秉衡来到中南海,向周总理汇报工作

见到家乡人来访,周总理倍感亲切,工作结束之余,便问起了家乡的勺湖,幼时住过的驸马巷,以及院里的那棵树,那口井……

刘秉衡听出了总理对故乡的思念,便诚恳地转达了父老乡亲对总理的挂念,希望总理能回家看看。

想到幼年时期的境遇,周总理也是点了点头:

“是啊!我也想回家看看呐!12岁离开淮安,如今也有50年了!”

那么周总理为何50年都没回过家乡?他对老家淮安,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第一章 苦涩童年

1898年,周恩来在浙江淮安出生后不久,他的外祖父和祖父就相继去世,周家也由盛转衰,生活变得贫困。

周恩来4个月大的时候,为了给四叔“冲喜”,被过继给了四叔,可两个月后,四叔却突然病故了。

9岁时,生母万氏与嗣母陈氏患上重病,为给母亲治病,幼年的恩来经常往当铺跑,还去大户人家那里借钱买药。

沉重的债务负担,使他的生活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更令人痛心的是,两位年轻的母亲,最后也相继不幸离世。

可以说,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许多变故,但他并没有被打败。

年仅10岁的周恩来,就已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回到驸马巷老宅,而八婶杨氏,则成为了周恩来的实际监护人。

杨氏与其儿子、侄子一家在困顿中努力维系生计,不时典当衣物以应急需,甚至将房子作为抵押以换取生活所需,这样生活拮据的日子,

一直持续到周恩来12岁跟随伯父前往东北。

所以周总理之所以不愿回去,是因为年幼时期的生活困苦,造成了心理阴影吗?

第二章 故土难归

1941年春,已经走在革命路上的周恩来,在重庆的演讲中提到了故乡,由于那时的淮安属于日本侵占的地区,所以周恩来满怀痛心的说;“母亲冷落的坟地还在日占区,自己多么希望能回家乡去清扫坟上的落叶啊”

日本的侵略战争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远离故乡,而周总理也同千万国人一样故土难归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本有机会前往淮安,那时他正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就住在南京的梅园新村

南京距离淮安只有300多华里,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恩来却对记者感叹道:“36年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家乡就在眼前,他为何还是没有回去呢?

直到1950年,周总理才明确说出了三个原因:

虽然当时日本投降了,淮安也从日战区解放,但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即将爆发。周家、万家(周恩来外婆家)都是淮安大户,周恩来的亲友众多,如果与他们相聚,家人可能会面临来自国民党反动派的危险和压迫。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苏皖边区政府正在搞土改,若他此时回去,难免会有亲友因他的身份和关系,而给土改工作带来困扰和不便。

最后则是因为时局动荡,他认为此时回淮安,会给当地中共领导安保接待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在考虑到亲友的安全,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国家的安危,他选择了按下自己的思乡之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此时的周总理应该是有时间衣锦还乡看一看的,可他为何还是没回去呢?

第三章 为公为民

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为家乡亲友的安全几次过淮安而不入,那时的他也很少有亲戚前来拜访,但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变得截然不同。

得知周恩来升任总理后,拜访他的亲戚多达上百人,这当中,免不了有那种想要攀关系走捷径的人,

对此他曾明确公开表示:“因为我是封建家庭出生的人,只要知道我回去了,他们就会拿我的名字到处吹嘘,说他是总理的什么人,那个地方的管理就会受到压力。所以建国后我就下了个决心。我说那个家暂时就不回去了”

不难看出,周总理是不想让家乡亲戚好友,因他的关系而得到特殊照顾,决定深埋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他还严格要求他的弟弟,周恩寿也一并如此。

有一次,周恩来邀请弟弟来中南海西花厅观赏海棠花盛开,周恩寿15岁离开家乡,如今也有四五十年,

他趁着周总理心情不错,忐忑不安的提出自己的请求:

“驸马巷的老房子太破旧了,再不修就要倒了,县里也在修缮,要不去回去看看,顺带也可以监督修房事宜。”

周总理听后直接拒绝了,因为这件事情他早就知晓,不但坚决拒绝了县里修缮房屋的建议,而且明确表态过,不要去修缮老房子,也不要赶走现有的住户,,让它自然坍塌就好

同时,他也明确反对在那里建立纪念馆,让人们前来参观。

他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我只要活着,就不会搞。”

当得知淮安县县委已经修缮一部分后,周总理立刻用自己的工资,偿还了初期的修缮经费,并表示不要再修了,让他自然坍塌即可。

可淮安县县委考虑到故乡人民的心愿,没有听从周总理的意见,

为此,周总理还批评了当时的副县长王汝祥,一再写信要求:

不要将这个房子用去做纪念;如果不是公家用以公用,最好不要让原本住在院子里面的住户搬迁。

但淮安县县委依旧没有照办,这把周总理急得不行。

直到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出面,才让这件事画上句号。

“如果实在不好拆,那就用来办幼儿园,办图书馆,或者让人去住,总之要利用起来,不要当成景点摆设……”

就这样,总理西侧的故居仍然有居民生活其中,而东侧的故居则被改建为学习室和儿童图书馆,供人们学习和阅读。

事情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故居的名声传出去后,还是有许多人前来参观,哪怕宅院外挂上了 “私人住宅,谢绝参观”的木牌子,但参观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1974年秋天,周总理在见到侄媳妇孙桂云时,又询问了故居的情况,孙桂云如实相告,虽然县政府一直认真遵循总理的指示,但仍有不少人想尽各种办法上门打扰,这使得他们倍感无奈与困扰。

周总理听后深思片刻,最终下定决心拆掉房子,邓颖超也在一旁表示支持:“拆迁吧,我们给钱。”

可拆房并没有那么容易,孙桂云说:“拆迁房屋要经政府批准,我们自己做不了主。”

最后周总理也没再提此事了,当有人问起他何时还乡时,他总是一拖再拖:“还有好多事要做,等有时间再说吧!”

而这一等便到了生命的最后。

如今在淮安总理故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参观浏览,虽说淮安县的县委没有遵从周总理的命令,但这也算是家乡人民,对周总理思念的一种表示吧。

参考资料:

周恩来一生不回故乡的真正原因 - 中国知网

周恩来与故乡二三事 孙云贵;

周恩来家世、童年和故乡研究述评 李祥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