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苹果公司的产品,为什么 iPhone 的续航这么「拉垮」,MacBook 的续航却这么长呢?
iPhone相对其他的手机厂商,的确续航方面并更没有那么的优秀!但MacBook相对其他的笔记本产品续航却遥遥领先,我觉得这可能与产业规模有关系!电脑领域,美国有很多的企业,可以共同一起使用相同的技术,甚至上游企业可以在笔记本产业下逐渐提升自己!但是iPhone,现如今美国的智能手机品牌,iPhone几乎成为了寡头!而在续航比较好的中国市场!

这些年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技术就像提前说好一样的,一家上了,其他的厂商一股脑都上了,2024年是国产手机厂商卷续航的一年,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进步了,我觉得这个与手机厂商和上游厂商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很多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独家的技术,这背后绝对不简单,也不是手机厂商自己来研发的,一定带着电池企业的!

对于iPhone而言,并不是续航拉胯,而是电池的容量比较小,容量要做大就需要牺牲手机空间,其他的东西,这个是整个手机产业链都需要进步的,例如手机主板的体积和排列方式都需要变化!这些年我们会发现iPhone作为手机,它优先考虑轻薄便携,所以在内部空间极其有限。虽然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但电池容量(通常 3,000–5,000mAh)无法大幅提升。屏幕、摄像头、5G 芯片等组件也挤占了空间。何况苹果还要做小屏的手机。

但对于苹果的电脑产品MacBook,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允许更大的电池容量(例如 MacBook Pro 14 英寸的电池容量约 70Wh,16 英寸约 100Wh)。更大的物理尺寸和更低的便携性要求,使得电池容量优势明显。

相对来说iPhone比其他的手机也耗电,主要是在芯片和基带方面。iPhone的A系列芯片虽然性能强大,但手机需要随时处理后台任务(推送通知、定位、网络连接等),且屏幕频繁亮起(OLED/高刷新率),导致持续耗电。但是MacBook 的 M 系列芯片: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通过统一内存架构、大核+能效核分工、台积电先进制程(如 3nm/5nm)等优化,实现超高的能效比。例如,M 系列芯片在低负载任务(文字处理、视频播放)中功耗极低,且 macOS 对后台任务管理更严格。

iOS:需要实时响应即时通讯、后台应用刷新、传感器数据等,系统难以完全“休眠”。而macOS:针对长时间续航优化,例如:App Nap:自动降低非活跃应用的资源占用。更高效的待机:MacBook 合盖后的电量消耗极低(甚至可待机数周)。动态刷新率与亮度调节:MacBook 的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Mini-LED 背光控制更省电。

在散热与性能释放方面,iPhone:无主动散热设计,高负载时(游戏、视频拍摄)会因发热降频,导致效率降低,间接增加耗电。MacBook:配备风扇或均热板散热,可长时间保持高性能输出,避免因过热导致的能效损失。

总结:设计目标的根本差异,iPhone:追求极致轻薄与即时响应,续航需妥协于便携性和功能密度。MacBook:以生产力场景为核心,通过大电池、高能效芯片和系统级优化实现长续航。两者的差异本质上是苹果在不同产品线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平衡:手机需要“随时可用”,而电脑需要“持久可靠”。随着芯片技术(如 3nm 制程)和电池材料的进步,未来两者的续航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