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教育界的“两把火”,到底有没有烧痛教育、烧醒教育?

康康双旗 2024-01-27 20:11:05

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龙年年关,教育界的“两把火”:一把事发河南,一把事发江西;一把带走了13条幼小的生命,另一把则带走了39朵初绽的蓓蕾。

在这“两把火”面前,可不单单是52个家庭的支离破碎,要知道,每个人的背后都对应了三到四个家庭,也就是说,在这“两把火”的灼烧下,起码有数百个家庭在凄然哭泣!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肉食者们”在这两件事面前的反应是什么,我反正再一次看到了“亡羊补牢”。

从小处说,我所在的学校,已经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甚至不允许教师在办公室内用电热水壶烧水泡茶,也不允许教师们在学校给手机充电。学校的“叉杆儿们”又为自己的辱虐管理找到了一个所有人无力辩驳的理由:生命最宝贵,用电要安全!

往大了说,当我去逛商场超市的时候,偶然听到超市员工闲谈,彼此之间在调侃自己需要上报的消防报表:你我都是消防责任人、你还兼任财产抢救员,火灾发生时,你要抱起超市的物品往外跑,等等等等。

我们这个民族啊,向来反对中规中矩地、严肃认真地未雨绸缪,反而喜欢在事发之后热热闹闹、大张旗鼓地整饬一切,不是吗?

这里,我们不再去叙说这“两把火”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看看这“两把火”有没有烧痛教育、烧醒教育吧!

第一、在河南发生的那场大火面前,人们是否注意到了教育集团化、教育产业化的弊端?

所有人都知道,发生在河南的那场大火,涉事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实际控制人据传是一名原本待在体制内的教师,但后来凭借过人的“人脉和情商”,人家看准了教育圈子内的商机——甚至有可能是在高人的指点下,开办了一个连锁性质的私立学校,并成为坐拥数亿家产的当地豪强。

人们只会注意到“私立学校”四个字儿,完全不会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是不是人人可以开办私立学校、为什么私立学校遍地开花、私立学校当真是教育之福吗?

事实上,私立学校并非人人都可以开办,办学资质这一关很多人都过不去!这只能说明,教育行业在产业化之后,很多人为因素可以让教育行业沾染不应有的铜臭气息。或者说,教育行业还远远没有做到“和利益切割”,我们需要再度整肃教育行业,大批量清除教育行业之内的“叉杆儿”、“马户和又鸟”。

此外,教育行业不应该是一种国家行为吗,不应该严格控制私营经济在教育行业里逐利,并冲击和破坏现实基石吗?可为什么私立学校竟然出现了遍地开花的态势,并最终以“一把火”的惨烈表征走入人们视野?私立学校当真是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教育之福吗?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现在许多地方盛行的“教育集团化办学理念”:在建设大美乡村、宜居乡村面前,教育行业借口“生源大幅度减少”,撤并很多很多自然村的原有学校,将很多所学校合并成一所超级学校。

这种做法表面上合理,实际上并不合理,完全是一种惰政思维。

放眼一衣带水的韩国,目前的最新消息是:超两成学校,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不足六十人。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尚且没有出台裁撤学校的做法,但我们的教育行业显然走在了韩国教育前面,不是吗?

当我们的超级学校披着“教育集团”的外衣出现之后,不但大美乡村、宜居乡村有点有名无实、学区房问题也永远不可能有解之外,普罗大众的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也不可能不降低——关于这一点,最近的“一把火”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普通人眼里,私立学校是贵族学校,不但消费高,教育质量也好。可是,在河南的那把火里,一名已经遇难的孩子,其家庭堪称“家徒四壁”——位于萧瑟荒凉乡村的一层平房小院里,就连大门都是货真价实的“柴门”!

这说明什么问题?难道不说明:这些没有能力离开乡村的守村人们,当他们的孩子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他们猛然发现——乡村里已经没有公立教育,要想在乡村接受教育,只能进入所谓的“私立学校”吗?

不管他们富裕或者贫穷,他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私立学校”!当然,其实,这样的私立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也不可能很高——对“叉杆儿”们例外!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不是这把火,这些人的孩子可能在这家设施不良、生活条件不高的所谓私立学校继续着“穷学生”的求学生涯——虽然没有灾难,但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希望,不是吗?

真不知道这把火,能不能让急速演进的“教育集团”停一停脚步,给那些守村人们留下一个可以托付孩子们的学校呢?

第二、在江西的“那把火”面前,我可能会得罪许多不明就里的学生家长和一些教师同行——教育生态之内的校外培训活动从来没有得到过根治,一些颇具“情商和人脉”、永远也不可能在“教师退出机制”里退出的教师们,在校外培训班面前往往获利颇丰!

不要说我牵强附会,您大可以去看看江西这把火的经过和结果。

这把火起自于地下室,但祸及萧蔷,让地面二楼的培训班遭了殃:滚滚浓烟里,39个半大生命消失;人们意识到了火灾里的“培训班问题”——江西所有校外培训班一律暂时停止营业!

其实,对教育行业里盛行的培训班问题而言,我这个二十六年教龄的初级职称教师一再重申我的立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从教之后,年年都被“叉杆儿”、“马户和又鸟们”耳提面命——自己在校外开办有偿补课培训班是一种“没有师德”的表现;为了教师群体的脸面,教育圈子里不允许教师们私自开设校外培训班敛财!因此,这二十六年来,我都拿着微薄的薪水,从来没有开办过任何校外辅导班!

我个人坚信——校外补课活动甚嚣尘上,其实是教师名誉跌入尘埃的一个重要诱因!乌合之众们不管多少教师在坚守本心,乌合之众们只看到了一些教师(尤其是名校教师)在校外辅导班里化身成了“资本家”,他们把教师戏谑地称为“捞师”!

教育行业生意经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蛋糕实在太大。也因此,我甚至看到那个“铁头惩恶扬善”的网络红人,在将枪口对准教育培训事业之后,他的风评骤然变恶,以至于目前已经被禁言了!或许,这是他咎由自取;也或许,这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结果的必然发生。

可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二十六年间,我的无数同行在校外培训班的金矿里大肆掘金,每一年度可以从中捞取几十万资金——是我年度收入的四倍以上!

即便“教师校外补课入刑”,似乎也没有挡住一些教师们的脚步!

对此,我们该不该问一句:“教师退出机制”面前,这些教师们是否应该首先退出?

当然,我也可以冒昧地给出答案:这些人不太可能退出!因为,这些人就是学校的所谓中流砥柱;这些人背后还有人,这些人都是教育行业的管理者!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不是吗?

补白

教育行业里的“两把火”,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两把火”。在我看来——见火是火,这是一重境界;见火不是火,又是一重境界;而“见火还是火”,才是最终境界,对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