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活血消肿力度是很强的,用来治疗肿瘤,效果不错,但是它的药性,比较烈,如果是治疗结节、肌瘤、囊肿这种良性的包块,就不适合了。有一种植物的刺,消肿的力量堪比穿山甲,但药性相对来说温和一些,它就是皂角刺,是中医在治疗结节、肌瘤、囊肿时,常会用到的1味中药。
皂角刺,虽小如针,其效果却有大用。
皂角刺味辛、性温,《本草纲目》记载“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也就是说,内服能治疗痈肿初起、温通消结、行气活血、消肿透脓、搜风杀虫,还对各种肿毒、顽癣、疥疮有一定奇效。

那么对于结节患者来说,“皂角刺”具体怎么使用呢?
方法:取适量皂角刺和食醋,将皂角刺浸泡在食醋中,密封24小时后,取醋汁涂抹在患处,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天一次。能够起到排脓杀虫、消肿排毒的功效,可以改善结节。
我依据多年的经验,在治疗结节、肌瘤时会酌量重用皂角刺,它味辛性温,比苦寒药更能活血、散结。尤其是痰瘀凝结造成的结节、肌瘤,再配合其他化痰软坚、破坚削积、疏肝理气的中草药,往往很快就能见效。
医案分享
之前在门诊上接诊了一个患者,患乳腺结节已经5年之久,我询问时才得知,患者刚开始被查出来乳腺结节的时候是3类,当时听别人说结节到最后只能手术切除,迫于经济压力,患者靠着吃点中成药维持生活,想着实在不行了再去手术。
去年的时候,患者出现乳房胀痛、小腹坠痛的情况,特别是在经前,双乳疼痛难忍,不适情况加重。去医院检查,原先只有右侧有乳腺结节,现在双乳结节4类,同时查出卵巢囊肿2.9公分。患者在网上查很多人手术后出现了后遗症,于是放弃了手术,想着找中医保守治疗,最终找到了我。

刻诊:患者乳房胀痛,经期加重,小腹微微凸起,按之能摸到一个肿块,每次经期都很痛,行经不畅,颜色黑还很粘稠,总是感觉嗓中有痰,面色暗淡,舌淡红,脉弦。
开方:枳实、当归、地鳖虫、皂角刺、黄芩、赤芍、白芍。
药用半月后正好遇上月事,行经正常,血色正常,肚子不疼,此时体内淤堵减少。
巩固一个疗程后,患者去医院检查乳腺结节已经消失,囊肿变成0.3cm,最终一个半月后全部消失,诸症悉平。
用药思路
很多人不明白,手术都切不完的结节,中药真的能治好吗?
这位患者为中年女性,乳腺多发结节合并卵巢囊肿病史。
患者平时容易紧张焦虑,长期处于情绪抑制状态,时感胸部满闷及两胁肋窜痛不舒,属气滞日久,肝气郁而不得宣发。

津血不行,化为痰湿瘀血停滞乳腺内,局部阻滞不通形成乳腺结节。胸中气机不畅则见气短;经行前偏头痛为经络不利尤与肝经密切相关。
方中枳实以理气疏肝,实现宽中理气、调畅气机的目的。
当归补血活血;地鳖虫活血化瘀通络;皂角刺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这四味药合力调理气机,散除体内痰湿瘀积,防止其积聚形成淤滞。
若肝郁时间过长,会转化为热,这时以黄芩清热凉血。
赤芍、白芍是治疗中常用的一组药对,两者合用可清热泻肝,养血柔肝,凉血散瘀,使肝气升发,气机通畅。

诸药共用,行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通络,临床症状改善。
兵书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道理对于医生用药来说也颇有参考价值。
我觉得作为医生,治病也要像善战者那样,先做周密的调查研究,对病情了如指掌,然后运筹再三,巧立方头,用少而精的药物猛攻病敌的要害。
[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点赞]
此药方偏凉性,肠胃不好的人吃了要肚子疼。
怎么找到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