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节水促发展清流润民生

中国城市报 2024-12-27 17:11:31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一座城市对水的态度,映射了其发展思路。

湖南省郴州市水资源禀赋独特,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是湘江、北江、赣江三江的重要源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郴州市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主题,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实施护水、治水、用水、节水“四水联动”,深化拓展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产业、水科技、水文化、水管理“八水共治”,打造独具郴州韵味的“水立方”模式,用奋进之笔书写了郴州绿色发展的“水答卷”。

走进郴州市汝城县自来水公司“智慧管理平台”中心,一面巨大电子显示屏跃入眼帘。通过管理员的熟练操作,可视化大屏数据、管网GIS系统、分区计量系统、区域停水管控系统等目录有序呈现;依次点击系统子目录,大到片区或管网,小到阀门或弯头,精准精细的供水信息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该系统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高新技术,通过物探、测绘、成图,对供水管网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汝城县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郑钟红表示,有了“智慧管理平台”后,实现了水网从地下到地面浮现、供水从源头到龙头管控。“打造这套系统,力争对每一滴水都看得清楚、拿捏得住。”郑钟红说。

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汝城县自来水管网分为1个一级分区、2个二级分区、16个三级分区、3个四级分区,形成了融汇联通、无缝“熔接”的供水网络。同时在各个区的进水口安装远传流量计和压力监测设备,形成完整的水量计量传递体系和压力调控体系,实现逐级分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网运行的感知能力,一旦发现漏损等异常,立马派人员抢时抢修、恢复保供,实现精准控漏、高效止损。

郑钟红算了一笔账,假如公司日产水量6万吨,该系统全面应用后漏损率降低1%,一年节水量则能达到21.9万吨左右;此外由于管网漏损少,相应减少了矾耗、氯耗和电耗,还可以节约一大笔制水成本。从2015年的35%降到2020年的4.6%以内,再到现在始终稳定控制在3%以内,汝城县自来水管网低漏损率不仅位列湖南省第一,在全国供水领域亦位居前列。

近年来,郴州市积极探索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节水模式、“农业灌区+管网+滴灌(喷灌)系统改造节水”模式、“公共机构互联网+智慧水务节水”模式和社区(小区)“三化”促节水模式,不断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截至今年11月底,郴州市累计建成县级以上节水型载体576个,其中节水型灌区6个、节水型企业71个、节水型单位421个、节水型高校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75个,新增1个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

开源节流,让每滴水迸发更大效能。近年来,郴州市实施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行动、“碧水郴州”行动、燕泉河水质再提升工程以及郴江河沿岸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整改等项目,不断加大市政管网维护力度,城镇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如今已实现全市建制镇和东江湖流域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目前,郴州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提升至97.4%,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市136个乡镇中,99个建制镇、37个建制乡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乡镇接入城区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创新集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郴州市开展了HPB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研究,形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成套HPB技术方案,在永兴县柏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推广应用,并建立示范工程。

实施“百河千库万塘整治”行动,不断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全市新增调蓄能力2.8亿立方米;建成嘉禾等4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现供水同源、同质、同价、同服务,全市城乡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7%,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2亿立方米;新建成5个水系联通工程,8个县市区成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一串串亮眼的节水用水数据,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都蕴含着郴州市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决心和信心,也见证了该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奋发前行的强劲势头。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0 阅读:4

中国城市报

简介: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城市观点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