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又遭到了重锤,2月18日,美团的股价突然暴跌,最终下跌了近15%,一天内蒸发了2000多亿港元。
近一年来,在互联网反垄断的影响下,美团的已经股价下跌了58%以上,市值蒸发了1.7万亿港元,财富幻灭的速度惊人。再次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则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政策》。
《政策》指出,将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降低餐饮商户的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对于每天赚取2亿元外卖佣金的美团来说,这两条“引导”真的是雪上加霜,同时也在资本市场引发恐慌性抛售。
反垄断高压下美团何去何从?
从美团财务报告就可以看出国家发改委两个“引导”的重要性。美团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收入488.3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佣金收入约295.6亿元,占总收入的60%。
在佣金收入中,餐饮外卖佣金占80%,达到232.2亿元。换言之,仅佣金收入就占了美团资产的一半。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引导,未来的配送平台必须减少商户佣金,这相当于动了美团的生命线。其影响不言而喻,所以资本只能逃离。
在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又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据报道,商家如果入驻美团就必须签署协议,内容包括“签独家合作抽佣18%,不签就23%”、“签独家后,再入驻其他平台就拉黑”。
2021年10月,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美团的“二选一”垄断罚款34.42亿元。除了巨额罚款外,还向美团提出了15项整改意见,包括取消“二取一”、“依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外卖人员的劳动收入,完善外卖人员的社会保障”等等。
在国家强有力的整改措施下,作为平台方的美团就惨了。2021年第三季度,美团的净亏损为99亿9000万元,是三年来单季度亏损最大的一次。降低商户服务费后,收入减少,损失将持续扩大。美团能做的就是告别高佣金时代,发展新业务。问题是,新业务能支撑起来吗?
美团的新业务
餐饮外卖虽是核心基本盘,但创收能力有限。所以美团也不得不开发新的业务,新业务板块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项目,而新的业务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得大规模地烧钱。在亏损中,社区团购的“美团优选”又占大头,其中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是重要原因。
然而,当社区团购站上风口时,包括美团、京东和滴滴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竞争。不幸的是,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各大平台大举进入社区团购市场,发布文件称:规章制度不完善、秩序不合理、违规经营等问题日益显现,包括破坏现有供应链产业正常发展、扰乱市场价格秩序、挤压小摊主、小商贩等群体就业空间等,影响社会稳定。
从监管表态来看,社区团购未来大概率要被压制,毕竟影响了小商户的饭碗,就像直播带货抢了实体店售货员的饭碗。共同富裕原则下,这些资本鼓吹的所谓风口都要被降温处理。所以现在看来,这一次投资亏损已成定局。
总的来说,美团的新业务目前还是不能独当一面,仍需要很长的时间磨合。因此,美团目前对新业务的研发投入的增幅远大于收入的增幅。并且重点投资供应链物流、超脑调度系统、无人机配送等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扭转困境。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亏损又严重,再加上反垄断的压力,未来美团股价仍有可能下跌。所以巨大的研发投资何时能转化落地,以及推动新业务来破局才是美团目前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