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企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榜单发布:华为、腾讯、OPPO入围前三

财经有棱 2022-12-11 18:56:02

当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数字之战”也正在打响。如何在这场战役中“占得先机”、“踏浪突围”,是对实体企业智慧的综合考验。

12月5号新鲜出炉的一篇官方报道,呈现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强劲的增长力和生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2021)”榜单,华为、腾讯、OPPO、vivo、格力、小米、联想、比亚迪、百度、方太等10家企业为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民营企业。

从榜单看,多家互联网企业入围,过去还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企业只是赚平台费,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如今的互联网企业早就已经不是十年前只做网站的那套模式了。

有网友专业地分析道: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后,创新主体创新创造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各类创新主体中,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更为强劲,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

BAT纷纷扎根研发投入

其实这个榜单并不让人意外,这些年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在研发上持续发力。

据民营企业500强报告从研发费用来看,去年在研发上花钱最多的公司是这五家:

第一名,华为,研发费1427亿元,研发强度22.41%

第二名,阿里,研发费578.23亿元,研发强度6.91%

第三名,腾讯,研发费518.8亿元,研发强度9.26%

第四名,百度,研发费249.38亿,研发强度20.03%

第五名,吉利,研发费226.17亿元,研发强度6.28%

华为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这是写进华为基本法中的,2021年华为研发总投入为1427亿元,占公司营收达22.4%。 对于研发投入,华为将客户价值放在股东利益之前,研发投入不受到利润的约束,将持续加大对未来的投入。2021年华为研发费用额与研发费用率均处于近十年的最高位,从欧盟“2021年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显示,华为研发投入为全球第二。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公司在全球拥有5G标准专利族数6583项,占比14%,位居全球首位。为了适应当前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碳中和的趋势发展,华为正在进行产业重组,着重布局在智能矿山、数字能源、智能可穿戴、智能汽车、华为云等领域。

排名老二的腾讯的研发投入趋势也是十分强劲。最新财报显示腾讯Q3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研发开支为150.82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从去年三季度的9.6%提升到10.8%。

目前腾讯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8%,在贵阳、重庆、广东、江苏等多个地方建设了自己的大型数据中心。

2018年,腾讯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战略;三年来,腾讯云已经联合了超9000家合作伙伴,在30多个行业推出了4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数字技术沿着产业脉络渗透进医院、学校、银行、轨交、工厂、田间地头,积蓄每一个微小的数字力量,助力实体经济迸发出更大的数字生机。

与腾讯类似,百度的专利同样集中在特殊数据处理应用以及数字数据信息检索两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较有优势。从百度的业务来看,包括自动驾驶、基于图像、语音等的AI技术应用分布广泛。

百度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不仅实际商业化运用了全球首款无人出租车,还开发了中国自主的飞桨平台——最近各个群里非常火爆的AI作画就是飞桨平台成果的小小展示。

赢得科技战依旧任重道远

自贸易战开打以来,中美两国的竞争就日趋激烈化,不仅在外交、经贸等多个重要领域进行博弈,更是在事关未来全球发展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上进行着你争我夺的较量。

2021年,全球产业界陷入严重的“缺芯”状况。半导体行业是高科技产业的命脉,通过强化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美国政府先后制裁中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致使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早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

中国科技企业并非未能预见到这一结局,早在五年前甚至更早,就有企业进入高端芯片领域,华为为此预备了海思芯片,腾讯、阿里等一线科技企业近年来也在部署自己的专有AI芯片。

正如当年任正非所说的:和平是打出来的,不要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只有坚持研发和创新,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说白了,老美这一波操作不仅没有起到任何的阻挡作用,反而会激发中国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决心,加速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

但众所周知,硬核科技的投入一般风险高、回报周期很长,稍有不慎就是血本无归,除非有长期定力、有足够愿景的企业才能坚持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投入,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BAT、华为这样充满愿景的公司。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给这个时代带来的科技红利也许会在某一天戛然而止,这不是“狼来了!"的寓言故事,现实远比童话故事精彩、也残酷的多。

0 阅读:49

财经有棱

简介:一个棱角分明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