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地属泰安,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现代“桃文化”的加持。左丘明故里,也是范蠡隐居经商之地。
因为主要目的地是西藏,中途顺路游览,所以肥城我们只选了石头村,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在肥城南三十多公里,正好顺路。
天气特别好,路上的云彩让人有种秋天的错觉。路过一片桃林,桃花盛开,这才叫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值肥城桃花节,一想那老多人便放弃了,这下正好补上,一大片桃林专属我俩了。
再往前又看见路边导引牌上写着“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顺路下去不远便是。纪念馆后边的山很有特点,我说好象个子弹头,伴着话音眼前出现一座纪念碑,侧面端刻着“1939”,而顶端果然是个子弹头。
纪念馆真实再现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抗击日寇的著名战役。那是1939年5月,在山东肥城陆房山区,发生了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陆房胜利突围战。此战,在人民群众支援下,八路军以三千余人英勇抗击八千余日伪军的九路围攻,牺牲二百多人毙伤1300余敌军,胜利突围,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这天这云有种秋天的感觉

在那桃花胜开的地方

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
石头村叫“五埠岭”,始建于明代,至今六百多年历史。依山势而建的传统民居全部为石头建成,极具特色,所以又被叫作石头村。
等到跟前才知是“五埠岭伙大门景区”,而且是个国家4A级景区,居然不收门票和停车费。
依所谓的“伙大门”一词,源自"大家伙儿的大门"的通俗含义,是一种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传统栖居形式,整个家族居住的胡同前后相连、左右贯穿,数十米长的巷子两边分布着一个个小院,共走同一个大门。形成“门中有门,院中有院,巷中有巷”的特点。
村内古树、古碑、古井等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最吸引我的有两个,一是村子小广场上的主席台,1966年建的,极具年代感,村子各种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另一个是一块写着“古今两状元,一门三举人”的牌子。那是一户徐姓人家,出了两状元三举人,你想这种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同一户人家,是多了不起的一件事呀!原来的徐家胡同现在成了“状元胡同”。
这个石头村古风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被打造得很文艺,拍照特别出片。
其实肥城还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更有看头,但这次就不去了,还是把时间更多地留给西藏。
下一站,嵩山少林寺。

伙大门 石头村

民宅前拍个寂寞


一路分两州,一边泰安一边东平

走进小村非遗工坊

村子小广场上的主席台

古井

古村小巷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