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五十年创作杂谈||文字史料莫乱丢

宇瑜阅览生活 2025-01-25 13:14:34

  文字史料莫乱丢

  ——从多人共忆《大方颂》想到

  高致贤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已成了共识。但是,许多文字史料又常常被人们忽视,而且,在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大变动之时很容易被他人或自己毁掉:WG初期被毁的家谱就是一例。不久前,87岁的平其政先生从石家庄打电话向大方县委宣传部原部长王学良找1950年代的“大方县歌”;王学良记不起来,后经他老伴肖天秀回忆,那是《大方颂》,但已记不全歌词了。

  王学良是个热心人,便让毕节电视台的王应军查《大方县志》没有查到,王应军向我求援,我回忆了两段给他。与此同时,王学良又找大方在毕节退休的吉学刚回忆,唱《大方颂》的年代,吉学刚和肖天秀都是大方中学的学生,大方中学的师生演唱过《大方颂》,吉学刚和肖天秀参加唱过,吉学刚便从电话中唱给他听。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把歌词記全。

  为此,我从网上发文求助,许多当年唱过《大方颂》的人都只记得零零碎碎的一些歌词了。我还专门请现任大方党校教员的高祥勋去寻找。高祥勋从事过党史、县志编纂工作,主编过《高氏族谱》,对史料热心收藏,也有经验。他找了歌词作者等当年的当事人(见附件),可以说该找的人他都找了。可是,都记不全那首歌词了。而且是谁谱的曲也其说不一。一下惊动很多人,没有一个记得全的。

  我不厌繁琐地写上这些,绝不是说谁的记性好坏,旨在说明一个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保存文字史料很重要。从而联想到我的上千万字的原始新闻采访本、工作、会议记录本和新闻写作草稿本,还占据着我的好几格书橱,本想一火而焚之,但又可惜那些原始资料,不知以后怎么保管!

  好记性不占地方,容易丢失;烂笔头不易丢失,却又难以保存。

  2013.1.9.于深圳

 

 附件:高祥勋 2013/1/21 21:06:25

  《大方颂》的来历

  2012年11月24日,宗亲高致贤从深圳发来信息:

  帮我看看歌词对不对?

  三个老头三地共忆一首歌(请修正)

  高致贤

  今天(2012.11.19.)下午,大方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希望能够记得的老伙计们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遥致谢意!

  2012.11.24.于深圳

  附:大 方 颂

  国庆10周年的大方颂是:

  十万个大山,嗨哎,山山埋宝藏哎,村村寨寨建工厂,煤鉄硫磺遍地藏,漆树满山岗,望不到边的茶林,数不清的牛羊,啊这是我们美丽的大方!

  十万个大山,嗨哎,山山建水库哎,万顷梯田保丰产,勤劳勇敢的人民,紧紧跟着共产党,千军万马齐上阵啊,妇女能顶半边天,啊这是我们英雄的大方;

  土高炉,千万座,火焰烧红半边天,男女老少齐上阵,要在全省来领先!

  2013年元月6日,笔者亲自登门拜访了83岁(1930年生)老人、原大方县教育局局长杨鹰老先生,他说:1958年,省里派杨方刚、王若华两个教师来大方县文化馆指导大方的文化事业发展。当时,大跃进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我就写了《大方颂》这首歌词,经杨方刚修改之后,王若华谱了曲。后来就在全县传唱开了。”

  当我把高致贤传过来的歌词请他修正时,老人便当即哼起了这首歌:“十万个大山,嗨哎,山山埋宝藏啦,村村寨寨建工厂,煤鉄硫磺遍地藏,漆树满山岗,望不到边的茶林,数不清的牛羊,啊,这是我们富饶的大方!”往下唱第二段时,老人说:“后面的歌词好像不太对。”回忆良久,反复吟唱。老人最后说:“已经54年了,实在记不起了。黄炯杰是几十年的文化馆长,你去问问他还记得不。”期间,他的老伴毛阿姨也低声跟着唱,说有一句应该是“万吨钢铁飞上天”。随后,笔者向老先生求证了一些往事之后,留下老人的座机号,即行告别。

  在回单位的路上,恰巧碰到黄炯杰老先生的次子黄琳同志,他告诉我:“老爷子的电话是523xxxxx。”

  2013年元月7日上午,笔者到大方县文化馆宿舍拜访了黄炯杰先生。黄老今年也是83岁。我进屋时,他正在看织金作家吴勇刚完稿的《奢香传》。我说明来意,黄老看了看我递给他的《大方颂》词稿。便深情地回忆起来: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毕节地区举行文艺汇演,省文联派杨方刚、王若华、卓连超等人来大方作指导,先后作了三首歌曲,《大方颂》是其中一首。《大方颂》作词杨鹰,作曲杨方刚。几十年了,第一段有很深的象,第二段和副歌记不起来了。

  2013年1月8日上午,笔者到县志办访问陈绍竹、张学达,陈绍竹告诉我,《大方颂》的作曲是雅文。由此,我走入扑朔迷离的境地,莫衷由是。在后来的几天里,我先后访问了吴维荣(原《大方报》编辑陈祖彭遗孀)、饶继武、李思华等人,他们也记不出来,有的建议我去访问樊朝富,有的建议我去找爱唱歌的一些老人。

  2013年1月10日,我到档案馆查找《大方报》,看看是否登过。档案局局长史学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即请人查找,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陈祖彭当年装订好的《大方报》。晚上,与高致贤交流,他说找不到算了,那是大跃进时期的东西,即使找到了,也没多大用。

  高致贤:虽然没有找到完整歌词,但是,这个寻找记录也很有意思。

  高祥勋:我还要继续去找。

0 阅读:1

宇瑜阅览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