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宁陵墓的一些有趣事实

董昭评国际 2023-06-21 10:10:01

列宁陵墓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曾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在第四次脑出血后,于1924年1月21日去世。但是,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决定永远保存这位“世界无产阶级领袖”的遗体。为此,在莫斯科红场为其修建了一座安息之地——世界著名的列宁陵墓。它成为了俄罗斯首都及红场建筑群的重要地标之一。

对列宁遗体的防腐处理

列宁死后,按照传统,他的遗体会在短时间内进行防腐处理,并进行尸检以确定确切的死因。阿布里科索夫院士并不认为遗体会被保存几十年,他使用了福尔马林、甘油、乙醇和其他几种常用药剂。 此外,在尸检过程中,他切掉了列宁遗体中的所有大血管,这后来成为新防腐措施的主要方法之一。

完成所有程序后,列宁的遗体被转移到莫斯科。他的灵柩被安放在工会大厦的一所房子里,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向死者告别。 阿布里科索夫的工作和当时莫斯科的严寒确保了遗体在接下来几天的安全。

有趣的事实:在灵柩里旁有一个仪仗队,每 10 分钟换班一次。总共有9000人参观了灵柩。

是什么促使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决定保留列宁遗体的原因尚不清楚。也许是众多民众的要求,也许是当时苏联领导层的其他愿望。结果,由于与列宁遗体告别的请求源源不断,葬礼被一再推迟。

当时遗体的状况不佳无法进一步进行防腐时,解剖学家沃罗比耶夫和生物化学家兹巴尔斯基参与了进来。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列宁的遗体被保存了几十年。

列宁现在的遗体

第一座木制陵墓

为了告别列宁,苏联领导层决定在红场上建造一座临时陵墓。1924年1月24日,建筑师舒塞夫接到了建造陵墓的命令。他只得到3天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命令指出该结构应该庄严,但不夸张,并适合红场建筑群的整体风格。舒塞夫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这个项目的设计,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建造。 阿尔汉格尔斯克松木被用作主要材料,黑橡木用于制作装饰元素。大约有100人参与了这项工作,还有志愿者的定期加入。该结构通过阶梯状金字塔结构和简洁的铭文展示列宁字样。

第一座木制陵墓

陵墓的入口和出口由两个独立的附属建筑组成。主要区域为哀悼大厅,列宁的遗体安放在那里。内部装饰使用带有黑色条纹的红布,在其背景下放置了共产主义运动的象征——镰刀和锤子。

有趣的事实:由于哀悼大厅太小,无法容纳所有想向列宁告别的人。此外,告别民众的不断增加提高了房间的温度,并对遗体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一座陵墓的建造不仅是为了告别列宁,也是为了最终埋葬他。然而,在作出长期防腐的决定之后,就需要一个新的、更坚固的建筑。

第二座木制陵墓

在决定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后,第一座木制陵墓被关闭,在那里为兹巴尔斯基和沃罗比约夫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他们正在开发新的防腐解决方案的“配方”。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新的陵墓。

建造中的第二座陵墓

为了实现这一点,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甚至是梦幻般的方案,但都由于与红场建筑群风格不符而被拒绝。因此,该项目被再次委托给了舒塞夫。他面临着比第一次更大的挑战。这座陵墓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座演讲台和纪念碑。

根据建筑师本人的说法,他在整个建筑史上寻找合适的设计机构。结果,他选择了曾经使用过的阶梯状金字塔机构,只是增加了它的大小并配备了一个演讲台。1924年5月底完成施工和收尾工作。陵墓周围布置了一个广场,并用栅栏围了起来。

第二座木制陵墓

在建造陵墓的同时,梅尔尼科夫设计的水晶棺的制作正在进行中。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列宁的遗体免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木制陵墓于1924年8月1日正式开放,并一直使用到1929年。

列宁的石制陵墓

1925年1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在莫斯科红场举办列宁石制陵墓的国际设计比赛。工程于1926年4月竣工。在此期间,共收到117份申请。

石制陵墓布局

石制陵墓的建造

根据设想,石制陵墓项目的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选择一个方案,第二阶段将根据图纸和示意图进行设计,第三阶段将选择一个模型。这项工作再一次交给了舒塞夫,他根据过去的图纸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然后根据它创建了一个模型。

陵墓整体基础奠基

根据比赛条款,苏联政府对陵墓提出了一些要求:

要与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城墙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要让聚集在它面前的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要有一个大型的演讲台,一个带陵墓的中央大厅,博物馆性质的附属设施。

根据舒塞夫的方案,建造陵墓共持续了16个月。这项工程使用了天然花岗岩和黑色拉长石。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建筑师前往乌克兰、卡累利阿和乌拉尔的几个采石场。最终在日托米尔地区发现了合适的黑色拉长石。

建筑物的平面图

有趣的事实:根据该方案,陵墓的骨架是整体钢筋混凝土构件,其间的空隙填充有砖块。只有表层是石材。

陵墓使用的大多数石材的重量为1-10吨,除了刻有铭文的石头:“列宁”(48吨)和石棺基座(20吨)。并且建造了一辆特殊的推车来运输最大的石块,还使用了一个运输潜艇的平台。

排队去列宁墓的人群

建筑结构和内部特点

列宁陵墓是一个非典型的结构,具有许多建筑特征:

建筑物立面的长度为24米,高度为12米;

金字塔部分由5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

坟墓冠冕的部分被转移到克里姆林宫的墙壁上;

演讲台位于建筑物的第一个阶梯上;

陵墓的入口突出显示了两个突出区域;

“列宁”的每一个字母都刻在正方形上。

列宁的陵墓看起来简洁,但不简单。这是一座巨大的雄伟建筑,似乎是由一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的。

列宁和斯大林陵墓

内部不亚于外观的简洁,主要房间是带有天花板的哀悼大厅。墙上的红色斑岩和黑色拉长石相结合,给人一种红旗飘扬的印象。在大厅的中央有一个带有石棺的基座,列宁的遗体躺在里面。从上面看,它覆盖着一块阶梯式石板,侧面装饰着青铜旗帜——代表了战斗和劳动。房间里没有安置其他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入口

你可以从大厅通过左边的楼梯到哀悼大厅,然后从右边楼梯返回红场。

克里姆林宫城墙附近的列宁陵墓

关于列宁陵墓的有趣事实

参观红场列宁陵墓是免费的。但没有人会在那里讲述建筑的历史。在哀悼大厅里,需严格保持沉默。

你可以在红场之旅或列宁博物馆中了解建筑物历史的有趣事实。一些人可能会感到惊讶,甚至不安。

一.1973年,殡仪馆的石棺被改为防弹玻璃。

二.在 1953 年至 1961 年期间,防腐过的斯大林遗体也在这座陵墓中。

三.在基础板下铺设了一个沙垫,即使坦克纵队穿过红场,也能消除结构的振动。

四.一个科学实验室致力于维持石棺中的小气候。

五.1941年,列宁的遗体被疏散到秋明市。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特殊设备与石棺一起前往。

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陵墓和克里姆林宫被一块粗糙的织物所掩盖,上面画着简单的房屋。这使坟墓免于德国的空中轰炸。

七.陵墓多次遭受破坏。在那里石棺曾被砸碎,投掷爆炸物,倾倒墨水,向列宁的遗体开枪。

八.在陵墓的实验室里,胡志明和金日成的遗体被进行防腐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伪装

参观红场的人不可能对列宁的陵墓无动于衷。也许,看看莫斯科最不寻常的景点之一并了解一些它的历史就足够了。

文章中的图文均源自外网。本人编译后提供给大家,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并不代表支持或证实文中的观点。

0 阅读:53

董昭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