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背粮食回家》作者:雷庆林

黄河文化 2022-09-20 20:34:50

1968年晚秋时节,我下乡到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在第三小队插队落户。从此,我的身份有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嬗变为一名知青。

下乡后,我和同学们每天不仅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经受缺油少盐的艰苦生活的考验。刚下乡时,生产队派一名社员为我们做饭,以解我们参加劳动后回青年点儿时现做饭的后顾之忧。我们以为这样的情况会 一直持续下去,因为社员回家都能吃一口热乎饭,而我们却不能。但不到一个月,生产队可能看到我们已经逐渐熟悉并习惯了农村生活,就把做饭的社员撤走了。这下麻烦了,每天劳动归来。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青年点儿时,面对的是冷锅凉灶还得现做饭,每天晚上吃完饭已经是掌灯时分了。那时,我们大队还没有通电。到了晚上吃完饭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言,尤其是冬天,只能早早睡下。这时,我们才体会到什么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正含义。

下乡时,我们每个知青的口粮定量为600斤毛粮,仅从我们小队的青年点而言基本上够吃,反正在我的印象里没有挨过饿。听别的青年点儿的同学说他们经常有粮食不够吃的现象,其中的原因我不知其详,可能每个青年点儿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造成的吧。但不乏有的生产队的领导对知青很苛刻。或许也有知青自身的原因。

我们小队有1/3的水田,2/3的旱田。因此,吃高粱米和苞米面大饼子的时候多一些。大米得省着点儿吃,因为还有其他的用途。下乡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到我们下乡时还处在恢复时期。因此,每个家庭的口粮并不宽裕,只能靠定量供应。记得我们家的粮食就经常不够吃,父亲曾带我到原先的新生桥电车站附近的黑市买过粮食,补贴家里粮食的不足。

下乡后,只要没粮了我们就到生产队的仓库去领。管仓库的保管员叫李德荣,年龄长我两三岁的样子。我们领什么,领多少他会记账。但不管怎么领粮,他从没有跟我们说过领了多少,还剩多少。不知他记的账目不清,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我们也从来没有问过,也懒得问,只要不缺我们吃的,就没有关心的必要了。

前面说过,我们时常地吃大米饭,但要尽量省着吃。因为我们每个同学回家时都要往家背一些大米,以补贴家中粮食的不足。哪个同学回家带大米时,得先到仓库把稻子领出来,然后男同学用毛驴驮着稻子到大队粮食加工厂加工成大米,再驮回青年点,每个同学回家能背60斤来斤大米。如果哪个同学回家,其他的同学都会送这位同学轮换着背粮食,一直背到沟帮子火车站并送上火车。

没有谁刻意这么安排,好像是约定成俗的一条规矩。而每个同学回家,都会利用一些时间到各个同学家去走一趟。向同学的家里报个平安,问问有什么需要往回带的东西没有,这好像也是约定成俗的一条规矩,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思想感情。回城后,同学们经常举办同学会,共叙同学情谊。而这种同学情谊,大多是下乡时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儿积累而成的。

从我们下乡时起,一直到我在青年点呆了近三年时间参军之前,我们家一直缺粮。在我入伍后,父亲去了一趟青年点儿。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把600斤粮食中的200斤稻子磨成大米背回家,把400斤高粱米和玉米换成粮票儿之后,我们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缺过粮。在背粮回家的过程中。在我的思想意识里,还得感谢我们小队的老队长董作民和仓库保管员李德荣。因为,在这方面他们向来没有为难过我们。

退休之后,我曾回过青年点几次。每次去,都会专程去拜访他们二位,并向他们二位表达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的这段往事的感激之情。遗憾的是,老队长董作民,仓库保管员李德荣,前两年都因病先后去世。但在我的心里,仍然记着在我心里尘封已久的这段过于久远的往事。如果他们能听到我的心声,那么在这里向他们二位道一声“谢谢。”谢谢他们在有意或者是无意之时,帮我们这些同学及家庭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坎坷岁月。

2022年9月13日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雷庆林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 男 1950年生于抚顺 爱好读书与写作 曾在企业任宣传干事、宣传教育主任 区文明办主任 乡镇党委副书记 区委党校副校长 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游记等发表于中央、省、市、区级报刊、杂志。2020年10月出版18万字《我的知青岁月》纪实作品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