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梅县。
始建于秦朝,北宋开宝四年改敬州为梅州;民国元年改称梅县。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地,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长寿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的美誉。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
一起来看梅县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6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
被誉为“客家民居第一村”。茶山村位于梅州市水车镇西面,村内原有一颗古油茶树,故而得名“茶山村”。
茶山村源于明代初期,逐渐兴盛,清末达到鼎盛期,村中现存34座传统民居,其中绍德堂为明代建筑,有五百多年历史,村中有三百多年历史建筑三座(萼辉楼、创毅公祠、伯荣楼),二百年以上历史建筑五座(畅云楼、德崇楼、司马第、培元楼、承庆楼),其余大部分历史建筑均在百年以上。
茶山村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据资料记载,至废除科举制度期间共有进士、贡生、监生以上称谓者48人,村内仍保存有16根楣杆石。
2 梅县南口镇侨乡村
侨乡村古朴的村落里,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围龙屋。古民居建筑总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是中国客家地区现存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丰富的村落。被海内外专家称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
侨乡村,顾名思义,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仅仅一个村,就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
侨乡村有98座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围龙屋。最具特色的是南华又庐。南华又庐由印尼华侨领袖潘祥初始建于光绪30年,左右共八堂,既独立又可联体,又称“十厅九井”。
3 梅县桃尧镇桃源村
村落景致如同其名字,美若世外桃源。该村至今保持着“一村一姓”,现存26座古民居,成功入选“广东省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
桃源村里古树参天,翠竹婆娑,数十座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气势恢宏,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与古建筑相得益彰。桃源村的村民均为张姓居民,始建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张氏后人承先祖耕读传家遗训,治家置业,筑屋建宇凡数百间。由东南向西北、绵延铺陈,长达三里。
桃源村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建筑。据统计现有保存大量完整的百年以上古民居建筑。500年以上的古建筑有武陵桥、狩猎公王,300年以上的有清河堂、华萼楼、迪光馆,200年以上的有司马第、存厚楼、承裕庄、铭馨室、敦仁楼、继述楼、承庆楼、重光楼、天照楼,其余多建于清朝后期和民国初年。
20多栋依山连片而建的旧时客家民居,结构形式主要有围龙式、杠式、混合式等围屋,格外独特风貌。继述楼,是桃源村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之一。该楼是张氏化孙公二十五世祖贤乔公所建,历经20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整。
4 梅县雁洋镇桥溪村
桥溪村藏身于阴那山里的一个山谷,山民们顺着山势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古朴且幽静。
村子四面环山,高高的香炉峰在村子北面的远处勾出淡淡的痕迹,阻挡住北来的朔风,也把山外面的困苦、烦恼、不平一掌隔绝。
村内许多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其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的“继善楼”,就是其中的翘楚。流水、山林、老屋,一个大山里的古村落,今天仍然继续它平静而朴实的生活。
5 梅县雁洋镇石楼村
石楼村位于梅县雁洋镇东南部,景致秀美恬然,俨如传说中的世外桃源。白墙灰瓦的古屋矗立于山脚下,古韵之风悠悠然。
村中流淌清澈小溪,石径沿着清溪而建。风景秀美,站立山间田野,各有观瞻,其中的大岩石屋是景点之最,而它也是改石寮村为石楼村名的由来古迹,是石楼钟姓开基之地。
据悉,石楼村共有钟、黄、杨、朱、叶、许六姓,故石楼村宗祠较多,全村共有16个宗祠。在建筑特色上,石楼村各个建筑多成群集结在山下宽阔地,以客家围屋为主,大都是两层二堂三横的围屋,上、下堂及天井宽敞,这些围屋左右相邻,连片而建。
6 梅县雁洋镇松坪村
松坪村位于阴那山五指峰下,与叶剑英元帅故居相邻,这里古树蔽日,翠竹婆娑,绿树成荫,山青水碧。数十座古色古香而又各具特色的古近代民居建筑分布其中。具有500多年文化积淀的古民居,被游人誉为“客家建筑的活化石”。
松坪村古民居建筑十分壮观,100多年以上的老屋就有26座之多,而且颇具特色,有的自成一体,有的延绵而筑。依地势和环境或围龙,或合杠,或堂横各式,平房、楼屋,皆顺应自然。
“大夫第”松乡公祠,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由杨氏梅州开基祖云岫公二十世孙讳春(号:松乡)公(明诏赠正议大夫)开基创建,有500多年历史,是松坪古村首座民居建筑(堂号“关西”,门联:“四知世泽,三相家声”),故松乡公为村中之开辟者。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