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春》、《秋》并称为《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之一。《家》通过描绘一个近代社会封建家族的生死存亡,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礼教的迫害。
在《家》的故事中,贯穿始终的剧情人物便是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
觉新本来和两个弟弟一样,都是热衷于新思想的热血青年。但是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受到的家族压力是弟弟们不能比的,而他又比觉民和觉慧缺少了一丝勇气,所以最终接受了家中安排的联姻,放弃了两情相悦的梅表妹,也顺从家里去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觉新常常被弟弟们嘲笑为“作揖主义者”,他心中苦闷,却没能鼓起勇气去反抗,哪怕梅表妹的病逝让他心伤,哪怕端庄善良的妻子因生产而死让他痛恨一切。他明知道害死她们的是这个旧社会的礼教、传统和迷信,可他还是屈服了。
虽然觉新的遭遇让人同情,但他的情况却正应了那句话:“可悲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他委屈、不满、甚至怨恨,可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他默默地接受了所有家族的安排,最后连自己最爱的两个女人都没有保护好,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痛苦地死去。
觉新可以算是那个时代十分典型的一类人,明明心里有想法,却从来不敢提出。看到了社会的病态,却不敢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最后只能成就一场悲剧。
觉民相比觉新就多了一丝勇气。他在面对家中的指婚的时候,能够大胆的逃婚,以此拒绝家中的安排。因为他心中所爱的是琴表妹——一个与他一样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有着共同的爱好与话题的温婉女子。最终他的斗争获得了胜利,得到了婚姻的自由。
不过觉民的思想觉醒其实并不够完全。他虽然反抗了联姻,却只是针对自身的救赎,最终还是留在了充满腐朽之气的家中,并没有意识到整个家族的畸形生活状态应该被推翻、改变。
然而觉民的选择却也是当时大多数人们的选择,他们有勇气为自己争取,却还是不敢与封建社会体制为敌。
作为年龄最小的弟弟,觉慧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青年。在外,他努力宣传新思想,积极为推翻旧制度作斗争,即使面对封建社会的压力、家族的反对也从不退缩。在内,他面对家族中的各种不公、压迫,都能够大胆发言、努力争取。
与丫鬟鸣凤的相恋,是觉慧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家中感受到的难得的一丝快乐。然而却因为高老太爷要将鸣凤送给冯乐山做小妾,以至于鸣凤无奈之下投湖自尽。觉慧对此伤心不已,更加憎恨这个封建的家族。他讽刺觉新懦弱不堪,他拒绝道士到自己房中捉鬼,最后干脆选择离家远走,脱离了这个始终给他压迫、让他忍无可忍的家。
在《家》中,觉慧是唯一一个将新思想贯彻到底的先进青年。他看清了家族中的罪恶与腐朽,他憎恨这个用传统与礼教害人的封建社会。他积极传播新思想,鼓励反抗,不懈斗争。他失去过他的爱情,放下了亲情,最终坚定地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他从未迷茫,从不退缩,始终在向梦想的新社会前进,并愿为此而付出一切。
觉慧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为了革命而不懈斗争的新青年们。他们勇敢果决,坚忍不拔,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掀开了压迫在人们头上的封建社会的大石,迎来了新社会的曙光。
《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希望每个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心灵的洗礼,获得觉悟,得到勇气,得到坚持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