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安讲述今年除夕夜东京塔点亮“中国红”的台前幕后。受访者供图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前首相福田康夫等发来春节书面贺词。石破茂在贺词中向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华侨华人、全球各地喜迎春节的所有朋友致以新春问候,祝福大家蛇年行大运,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今年的活动以“动漫献瑞 信仰重燃”为主题,与深受两国动漫迷喜爱的热门IP“精灵宝可梦”携手。开场视频中有奥特曼等动漫形象,通过动感的画面和热血的主题,表达穿越时空的英雄信仰与迎接春天的美好期盼。来自中国的民乐演奏家用琵琶、唢呐、古筝演绎经典动漫主题曲,古老的民族乐器遇上活力的动漫旋律,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2025年东京塔点亮“中国红”活动现场,孩子们放飞印有大熊猫与宝可梦图案的气球。受访者供图谈及设置这一主题的原因,颜安说,很多日漫是中国观众的童年记忆,中国优秀的动画作品也对日本动漫产生了较大影响。动漫记录着两国友好交流的印迹,选择这一主题也是希望在年轻群体中引起更多共鸣。
东京塔点亮“中国红”活动由旅日华侨华人及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发起,已经连续举办7年。活动在当地主流社会越来越具影响力,日本首相每年都会发来祝词或祝福视频,许多政要亲临现场,各家媒体都会参与报道。
让中华文化“舞动”起来
颜安祖籍四川宜宾,在日本生活工作30多年。作为一名舞台制作人,自1997年以来,他在当地策划导演了近700场艺术交流和演出活动。
颜安在东京学艺大学。 受访者供图1989年,颜安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求学,由于专业成绩优秀,他被选中给本科生上舞蹈基础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学生对中国的民族民间舞非常感兴趣,产生了通过舞蹈促进文化交流的想法。”
颜安到日本后编排的第一支舞,是以家乡的金沙江为灵感创作的《纤夫》,在日本全国舞蹈比赛中斩获特别大奖。他回忆道:“我的童年伴随着金沙江的急流声和纤夫的号子,我把原生态的中国元素融进舞蹈中,得到了评审和观众的认可。”
《纤夫》演出照片。受访者供图1997年2月,颜安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从台前走向幕后,开始策划文艺演出活动。2010年9月,他策划的中日合作音乐舞剧《木兰》在日本东京艺术剧院首演大获成功,收获了30多分钟的谢幕掌声。
颜安说:“我们将古典芭蕾和现代街舞相融合,同时将中国古典音乐和日本雅乐有机结合。我们邀请中国知名舞蹈家黄豆豆反串出演花木兰,还邀请日本观众熟悉的演员真琴翼反串贺将军,在配乐中加入了日本太鼓等元素。”
中日合作音乐舞剧《木兰》剧照。受访者供图
此后,颜安又策划了《清明上河图》《镜花水月》《白毛女》等多部音乐舞剧。他说:“中日文化相通相近,都能识汉字之美、品绿茶之香、赏唐诗之韵。通过这些剧目既呈现了中国艺术之美,也把中华文化的深层理念传递给当地民众。”
2021年12月,由日本著名漫画《北斗神拳》改编的音乐剧在东京开演,颜安为该剧编舞。这部漫画在20世纪80年代连载之初就轰动一时,作品融入武术、中医药等元素。
“在编舞时我们着重展现这些元素,设计出极具动感、烘托情绪的舞蹈动作,在观众间收获热烈反响,该剧也被日本《音乐剧》杂志评为年度‘音乐剧十佳’。”颜安说。
多彩文化舞台绽放
在日本华人社会的重大演出和社团庆典中,也总活跃着颜安的身影。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颜安策划了一场大合唱,250多位旅日侨胞登台演唱《黄河大合唱》选曲《黄水谣》《保卫黄河》等歌曲,演出现场还使用一块长60米、宽33米的黄布来模拟奔腾的黄河。
“记得当时台下的观众都拿着手机在拍摄,挡住了通道。我们赶紧把大家疏散开。”颜安说,舞蹈演员将黄布举过头顶在场内奔跑起来,黄布铺展宛如黄河汹涌的波涛,那场景让人至今难忘。
2015年9月22日,250多位旅日侨胞同唱《保卫黄河》。受访者供图2016年,颜安参与策划举办的首届东京“中国节”,文艺演出、中华美食、趣味比赛等环节吸引超过15万中日民众参与,一解旅日侨胞的思乡之情,也为当地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窗口。
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本侨界举办“礼敬共和国”晚会,颜安是这台晚会的导演。
“这是一场千人规模的大型晚会,让我印象最深的节目是由日本乒乓球小将张本美和参演的创意节目《一个小球,美出天际》中,我们将乒乓球与舞蹈、音乐跨域融合,回望乒乓球外交‘小球转动大球’的渊源。”颜安说。
在日本侨界举办的“礼敬共和国”晚会上,由日本乒乓球小将张本美和参演的创意节目《一个小球,美出天际》。受访者供图颜安也担任日本华文教育协会会长,他说,近年来日本中文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华裔儿童的中文水平明显提高,也显示华人家庭对孩子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我们顺应这一形势,努力为华文教育发展创造条件,争取多收一名适龄儿童、多培训一位称职的老师、多开一间中文教室。”
“中国红”书写友谊佳话
“红色灯光勾勒出的塔身轮廓在夜色中格外醒目。1000多名日本华文学校的小朋友和家长在塔下挥舞着两国国旗,和着音乐拍着手唱起歌谣,在东京塔点亮的瞬间,一起放飞手中的2019个气球。”回忆起2019年除夕东京塔首次点亮“中国红”的场景,颜安仍记忆犹新。
2019年2月4日,日本东京塔首次披上“中国红”,华文学校的学生们在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2019年起,颜安每年春节都参与策划组织东京塔点亮“中国红”活动。策划的初衷,还要从35年前的除夕说起。
“那是我在日本过的第一个除夕,中国留学生们在电话亭排队和家人通话。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前面的女孩在电话接通的一刻放声大哭。”颜安说,虽然现在通讯很发达,但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没有改变。在日本地标建筑点亮“中国红”,也是想照亮海外游子过年时的心情。
2018年12月,颜安带着方案找到了东京塔公司社长前田伸,向他讲述为什么华侨华人要点亮“中国红”,方案当场通过。相关旅日华侨华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是兴奋又不敢置信。但筹备的时间和资金都很紧张,侨界发起捐款,华侨华人和各旅日侨团大力支持,还有很多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钱塞进捐款箱。
2020年2月18日,日本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受访者供图除夕当天,布置点灯仪式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大家争分夺秒、全力筹备。当晚6点,点灯仪式准时拉开帷幕。6点30分,中日嘉宾一同按下点灯按钮,刹那间36台探照灯齐齐亮起,灯光交织,将东京塔染成鲜艳的红色,这一场面也出现在网络、电视和报纸上。在日华侨华人欢欣鼓舞,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也洋溢着自豪之情。
“每年在东京塔点亮‘中国红’意义非凡。”颜安说,东京塔不仅是日本进入经济腾飞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民众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征。塔身经典灯光呈橘红色,历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点灯时刻,但每年为同个节日点亮红色还是首次。
2022年1月31日,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受访者供图在颜安看来,活动让当地民众加深了对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的了解,传递的情感,无论是期盼团圆、寄托希望还是憧憬未来,也在两国民众间引发共鸣。
“如今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已不只是华侨华人的春节记忆,也成为两国民间交流的生动‘注脚’,书写了一段友谊佳话。”颜安说。
记者/编辑:吴侃 责编:马海燕
华立:历史学者行走间的“一期一会”
许杰:美国首位华人馆长的文博四十载
建筑师李新宇:找寻共同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