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近三年,可以说没人能预想到今天的局面“乌克兰的韧性”与“西方升级军事援助”成为战事长期拉锯的两大原因。
目前态势来看,俄罗斯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无论从战场态势还是外交层面,都显得游刃有余。
从两个月前开始,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就称,乌东前线局势十分困难,而仗打到现在,乌军还是未能突破困局,甚至越来越糟糕。
而与之相反的是,俄军的攻势似乎越来越有效,目前最新消息是,在乌东的重镇乌格莱达尔,最终落入了俄军之手,显然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其实自2014年起,乌克兰人便在乌格莱达尔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碉堡和工事,旨在将其作为抵御俄军进攻的坚固堡垒。可是最终俄军经过连续两个月的猛攻,还是将旗帜最终飘扬在了市政大楼的顶端,可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胜利。
此外,在库尔斯克地区,两个多月前,乌军以出其不意态势迅速攻入俄本土,试图以此为诱饵让俄军从乌东前线撤军,以减轻乌军压力。
哪知普京棋高一着,不仅没有调兵回援,甚至将库尔斯克的乌军重重包围。
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0月15日报道,俄罗斯已收复一半被乌克兰占领的库尔斯克地区领土。而乌军要么不得不撤退,要么“最终被扔进大锅里”。
为此,美国的有关专家表示,乌克兰的库尔斯克行动看起来已经像是一个“愚蠢的错误”。
总而言之,俄罗斯已经掌握了战场的节奏,几乎正根据自己的作战策略逐步推进,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普京想要收复顿巴斯地区的战略目标指日可待。
然而,回顾这近三年的战事历程,会发现普京这一仗打得有多艰难。
2022年2月24日,普京一声令下,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他在当日凌晨的讲话就是占领顿巴斯地区,也就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全境。
此后,随着战火速燃向乌克兰首都基辅、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和南部重镇赫尔松,普京的战略目标也不断升级:势必要去乌克兰非军事化、纳粹化,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可谁知,普京确实低估了北约支持乌克兰的力度,待战事拉锯了整整一年后,“主战场”又回到顿巴斯。
虽然俄军当时算是稳定住了局面,但这场“顿巴斯决战”将走向何方,那时的普京心里没有底。
当俄乌双方在漫长的拉锯和僵持中迎来2023年时,俄军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开始直线下降,甚至新占领地区已有一半以上被乌军收复,包括9月时经过“公投”后“加入”俄罗斯的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大部分地区。
彼时普京的目标又做出改变:尽可能拿下整个顿巴斯地区,实现“最低限度的胜利”。
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使普京做出诸多战术调整,俄军也仅以每日推进数百米甚至不足百米的速度,耗费近半年才实现对巴赫穆特的合围。
可以说控制顿巴斯全境是俄罗斯的底线。但泽连斯基却多次重申,从顿巴斯到克里米亚,乌克兰的主权领土“不可谈”,也就是说不会在这两个地方妥协。
其实就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双方已就顿巴斯问题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谈判,当冲突升级后,双方也迅速在白俄罗斯进行初步对话。
最终在一系列线上线下接触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于3月10日在土耳其安卡拉会面。并且双方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再次会晤,讨论一系列关键议程,几乎达到了要暂时停火的阶段。
然而,由于美西方从中干涉,导致谈判夭折,此后双方再也没有进行过接触对话。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由于西方的不断援助,才是乌克兰坚持抵抗的关键因素,所以泽连斯基必须听取欧美的意见,才可以以决定自己是否坐到谈判桌上。
而普京是下定决心的要收复顿巴斯。他曾在“军队-2022”论坛上这样说:
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我们的士兵与顿巴斯的战士们一起光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俄罗斯而战,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和平生活而战。他们正准确地执行设定的所有任务,一步一步地解放顿巴斯的土地。”
事到如今,顿巴斯还没有解放,但俄军也采取了全力进攻的策略,旨在削弱乌克兰的防御实力,或许是期望在冬季来临之前为自身谋取一些战略上的缓。
那么写到这里,不禁会问,为何普京始终拿不下乌克兰,除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误判和轻视,以及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中作梗,持续不断援助乌克兰外,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京不懂得孙子兵法之道。
《孙子兵法》认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而这段话就是孙子说明了用兵的规律如何出神入化、灵活多变。
而孙子兵法的这个用兵之道,其实也和毛主席的指挥风格如出一辙。
想当初革命时期,毛主席一些伟大军事思想和用兵指挥简直就是神乎其神。
如“诱敌深入、后发制人”、“善于抓住战略枢纽,总揽全局打关键仗”、“立足于最坏情况,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机动打主动仗”等等可谓立军之本,制胜之道。
所以说普京将一场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其用兵之道也是颇为诟病,所以跌宕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