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库尔斯克,打得那叫一个热闹。本来乌克兰想搞个大新闻,扭转战局,结果嘛……咳咳,有点翻车。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没了,几千个士兵也没了,西方吹上天的“钢铁洪流”坦克部队,现在都变成一堆废铁了。这事儿啊,得从一根细细的光纤说起。你可能觉得一根光纤能干啥?织毛衣吗?可不是。这玩意儿现在可是高科技,连着一种新式无人机,叫光纤无人机。跟以前那种用无线电控制的家伙不一样,这光纤无人机,抗干扰能力一流,飞得贼远,能飞150公里!俄国专家谢尔盖·苏罗维金说,这玩意儿就像披着隐身斗篷的死神,听着就挺吓人。
乌克兰之前还挺得意,觉得自己的电子干扰战术特别牛,结果这下傻眼了。防空系统成了摆设,补给线被切断,军车被炸得噼里啪啦的。据说啊,就一个“卢比孔河”无人机支队,三个月就干掉了乌克兰400多辆军车,80%的补给线都瘫痪了。一个27岁的乌克兰小哥,叫伊万·科瓦尔斯基,后来回忆说,当时俄国无人机在天上飞来飞去,就跟老鹰抓小鸡似的,他们连头都不敢抬。你想想,这仗还怎么打?
其实,乌克兰这次行动,本来是想打个闪电战,总统泽连斯基还说是“战略杰作”呢。他们集结了10个精锐旅,300辆西方援助的主战坦克,那阵势,看着是挺唬人。但这步棋,走得有点险。他们把宝全压库尔斯克了,结果后院起火,顿巴斯地区兵力空虚,被俄军钻了空子。
这下好了,库尔斯克的部队被无人机压着打,顿巴斯又被俄军抄了后路,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个叫德米特罗的士兵说,他们撤退的时候,就像一群蚂蚁被困在玻璃瓶里,然后被人用火烧……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惨。这事儿闹得动静太大,国际上也开始关注了。美国赶紧派了个停火特使,想劝劝架。但俄国态度很坚决,说要谈就谈永久停火,没啥中间地带。更热闹的是,1.2万朝鲜雇佣兵也跑来凑热闹了,这下局势更复杂了。乌克兰首都基辅,老百姓上街游行,喊着“不做大国棋子”的口号,但有啥用呢?西方援助的那些“布莱德利”战车,现在都变成废铁,躺在库尔斯克的烂泥地里了。
战争这玩意儿,苦的都是老百姓。一个26岁的护士娜塔莎,在战地医院里记下了很多让人难受的数字:乌克兰伤兵,因为长期吃不饱,平均体温都不到36度;78%的伤兵因为感染,不得不截肢。还有很多士兵失踪了,3月12号苏贾失守那天,127个士兵撤退的时候,就没了踪影。前线一个叫伊万·彼得罗夫的牧师说,这些人不是战死的,是被绝望吞噬的。这话听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最后,俄军的红旗插上了苏贾广场,乌克兰这场豪赌,算是彻底输了。4000多辆烧焦的军车,散落在库尔斯克,就像一堆无声的墓碑。这库尔斯克战役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战争的新玩法:技术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