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你发飙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可能选择对自己发飙,对自己更狠”
一年要过去了,我还记得年初在厦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和同行的新朋友聊天时的这场对话。
到底是活在舒适区,还是继续憧憬自己未曾抵达的区域?以前在珠江新城工作时上下班路上经常会听新世相图书馆APP的书摘,走出地下的花城汇,爬台阶一步一步看清珠江边上的小蛮腰,时不时会有新的诱惑;
“我怕丢掉安全感 但我更怕再也跑不出舒适区 ”,后来在Keep APP看到这样一段话,也成了我2019年下半年的主旋律,那一年我读了《跑步锻造灵魂》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是当《跑者世界》杂志首席记者,《卫报》编辑,英国作家亚德哈罗南德·芬恩去肯尼亚体验跑者生活,写了《跑出肯尼亚》之后,作者又去探求日本跑者成功的真相,从而写下这本书,本来是一本很精彩的书,但书名翻译得实在太糟糕了;
那一年我刚好细细读完这本书,又和异乡的好友约好了大阪马拉松之行,11月30日的大阪马拉松博览会上,我还有幸见到了书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尾宪司,很遗憾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之间没有更多交流;第二天的马拉松比赛,我存完包后穿过整个大阪城公园才到起点,然而,大老远奔赴跑步文化如此浓厚的地方,我根本不去想退路;
在出发晚、人挤人、爬坡多等等不利情况下,我一开始就沿着边沿路基一路超车,直到将近5公里后才跑出拥挤的队伍,之后的时间里我丝毫没有松懈,如村上春树描述“到井下去的生活一般”,一路步履不停,直到38K时看到穿着黑色AR Tee字样的跑友才打了招呼,原来是曼谷来的跑友,最终我以3小时22分22秒过了终点线,时隔四年打破了自己2015年3月在无锡马拉松跑出的3小时26分的PB;
在井下的那一段不能呼吸吗?其实也不至于,不过会经历好多段崩溃临界点,只要顶过去了就会不知不觉过去了,偶尔还能收到兴奋感的刺激奖励,3个多小时后从井下冒出来,又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往往会持续好一阵,妙不可言;
计划不如变化,接下来的口罩三年时期,生活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之后,2023年3月的深圳宝安马拉松,时隔两年多重新回到马拉松赛场时,我已经很难跑进4小时了,经过半年的重新积累,我终于在2023年下半年的长沙、珠海、广州马拉松再进4小时,确定了自己重新起航的步伐;
2023年广马30度高温下我跑崩了,好在还是守住了3小时53分的底线,匆匆进入2024的第一个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时,过去一个月几乎零训练的我在25公里处开始进入演武大桥长坡后就已经开始崩盘,接下来就彻底变成欢乐跑,一到补给站就吃喝不停,在进明寺的补给点还停留了一阵,甚至到了38K时索性停下来和路边助兴歌手唱起了《平凡之路》,4小时15分, 我第八次的厦马之旅草草收场,最大的惊喜是和爱马群的老朋友们在小吃店畅想2024的欢乐时光;
3月确定了青岛马拉松4小时官方兔子的角色,我的生活上也有了新变化,开始适当加大跑量后,4月20日的青岛马拉松,我们一行五人以3:59:59还算轻松地完成了400官兔的任务,第二天出发去泰安,我还花了3个半小时夜爬泰山,在泰山的雨雾中守了一夜,想弥补大学时夜爬泰山没看到日出的遗憾,虽然还是没看到日出,但是看到了雨过天晴后蓝天白云下的齐鲁大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果然如此;
状态似乎在慢慢复苏,不过,我计划和准备了好一段时间的兰州马拉松之旅,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未能在5月下旬如愿与好友碰头;夏天来了,准备要进入夏训时,6月中旬的一次慢跑,为了避让突然横冲直撞的大姐,我一闪而过不慎把腰扭伤,真正体会了坐立不安的感觉,这一休就是半个月之久;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慢慢开始恢复跑步,又能跑进530左右的配速后,我心里的那只孟加拉虎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上次的巅峰已经是五年前了,如此的大好年华,怎能不再奋进一把,不是说罗体快跑吗?
7月的夏训姗姗来迟,很多次都要和心里的懒惰对抗,艰难迈开脚步后,我终于还是开始了每周至少四次的田径场12K夜跑,8月前半段时不时风雨大作,只能见缝插针艰难迈步,9月时要照顾家人在两地跑,尽管跑530的配速都不轻松,我的跑量还是慢慢堆积起来了;
进入10份,日复一日的10-12公里跑步后,随着秋风渐起,我又可以在1个小时里跑完12公里,跑步的节奏感悄悄来了不如借着疾风上青云吧?夜复一夜的田径场,我享受着这种跑出节奏的感觉,感觉是一股狠劲,却又那么恰如其分,不会觉得痛苦;其实,如果老觉得跑步是一件痛苦的事,我大概率也不会每次都能跑下来,那一段我除了想要在今年破掉五年前的PB,也想要认真跑一个半马比赛,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也纳入了计划里;
10月27日的成都马拉松是我下半年的第一站比赛,半年没参加比赛,确实也心里没底,只定下了至少进4的小目标;本着上场就要全力以赴的信念,我一开始就发狠,左冲右突跑了7公里终于没那么挤了,前25公里还能维持5分内的配速,当时确实有想要跑进330的想法,不过,两个上上下下的大长隧道起伏过后,平时没有LSD的问题就暴露了:
虽然不至于停下来,但确实没油了,此前的节奏感丢掉过后,最后几公里就变成了煎熬,给自己巴掌也没用;欣慰的是,虽然最后没跑进330,但3小时34分的成绩还是重新回到五年前的33X了,没跑进330自然会遗憾,跑完摘下帽子和眼镜回看计时牌,眼眶还是湿润了;
11月我只报了一个比赛,24日的白云山山地半程马拉松,跑这个比赛也是为广马做准备,这个跑白云山西南西,爬升近500米,上坡下坡连轴转的比赛,我也是一出发就没有松懈下来,起起伏伏过后,最后赶在1小时50分前跑到终点,11月期间至少七次的白云山跑坡训练效果还是挺明显的,跑出这个比2018年白云山半马1小时53分还快4分钟的成绩过后,我也给接下来的广州马拉松明确的暗示:别怕爬坡,当能力足够强大,完全可以把坡当成平地来跑;
12月8日的广州马拉松,天时地利人和,我也终于没有倒在赛道起起伏伏的上坡下坡之中,虽然在35K过后还是掉出了5分内的配速,38.5K开始隐隐有抽筋的迹象,好在接下来将近3公里在二沙岛的树荫中跑得还算顺利,快到41K,又到了阳光灿烂的时候,内心的对话是:3小时20分已经无望了,顶住目前5分出头的配速,还是可以打破五年前3小时22分纪录的,顶住啊!
那一刻我狠狠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下来,控制跑姿不变形,对抗隐隐有迹象的抽筋可能,终于跑进海心沙,折返,跑向那片蓝色的星光大道,3小时21分47秒,终于PB了,这短短的1分钟用了五年;
一周后的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没带手表也没带手机,我一开始就撒腿狂奔:比赛时都不对自己狠一点儿,哪里来的突破?跑过了拥挤地带,超越了无数身影,超越了145的官兔群,跑完10K时刚过45分钟,如果能一路顶住,还是很有希望跑进1小时35分的;
转向深南大道,到了直线后我忍不住抬头看赛道分析中那个漫长的大坡在哪里,不过,一直没有等到那个想象中的1公里大长坡,反而不知不觉看到了12公里指示牌,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有的跑友说这一段没有坡,估计应该是这个爬升已经摊到每一段小距离里,其实没那么难了,想到这里,我对深南大道接下来这5公里又有了不少信心;
原计划在12.5公里处和17.5公里处根据赛前规划图所安排的能量补给来吃能量胶和盐丸,没想到能量补给站没有这些东西,我在一个医疗点迅速拿了小瓶液体,应该是葡萄糖,不过喝下之后立即呛口,好在这个小风波似乎没有影响我的配速;15公里时,我从短裤后侧口袋掏出能量胶,就着饮料吃下去,告诉自己接下来又可以能量满满了;定速又跑了3公里,终于看到18公里的路牌,这里有个转弯的小坡要跑出深南大道了,我摘下头巾准备放手一博,不慎把眼镜碰掉了,我蹲下来捡了迅速起身: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不过,随后的一段我又时不时会被超越了,终于遥遥看到传说中的绝望坡,跟上猎德大桥差不多,我硬顶着低头爬坡,步频似乎没变,不知不觉也超过了一些爬坡者,将近到顶的时候终于看到20公里标示牌,计时时间是1小时32分50左右,也就是说,减掉出发时间,最后的一公里我必须保持4分30秒的配速,才能确保跑进1小时35分,我还有机会吗?
终于爬到顶了,我下坡时刻意加速和摆臂放松,这个时候必须顶住!回到平路上,跑到一个多小时前的出发区,转弯到了海德三路上,终于逐渐看到拱门了,大口呼气,呲牙咧嘴,用尽洪荒之力一路飙车,最后时刻还要左冲右突,我终于在计时赛牌显示1小时37分53秒时冲线了;过了终点,又绕了两个大弯,领了完赛物品,回到体育场里,我直奔存衣车处拿东西;开机,手机传来完赛短信:1小时34分56秒,PB了,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排队给奖牌刻上“罗体快跑”,美好翩然而至;
一周后的黄埔马拉松,我依然本着上了赛场能全力以赴就不要活在舒适区的决心,如果能在无数个上坡下坡的黄埔马拉松把半马PB提升个几秒,应该是个不错的体验,假如配速从4分30秒提升5秒会如何:敢想敢干,不试试怎么知道,不PB就跑崩呗?
不过,第五次跑黄埔马拉松,虽然这次由全程改成半程,我还是被上上下下的坡虐到了,在上上下下的各种大坡下坡中我虽然维持住了5分以内的配速,但真是快不起来了,1小时38分37秒,平均4分37秒的配速,还算守住了140的底线,就此结束了2024赛季;
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喝了几杯姜茶,拉伸、泡冰水、坐在广场的冬日暖阳下休息了一阵,已经完赛的老朋友们又开始聚在一起摆拍了,有个广告牌最应景:哪有什么极限,都是自己设限!
过去几个月对自己狠了一点点,成果也是显而易见,冬训过后,我2025年的第一站将是3月2日的重庆马拉松,能拿到佛图夜雨的破三奖杯吗?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祝大家2025年生活事业跑步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