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海舰队的官方报道,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中心组织多艘舰艇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高强度、实战化全训考核,在演训图片中,一艘桅杆顶部装有小型神盾的052D型格外显眼,这是该配置的驱逐舰首次出现在南海的相关报道中。
照片虽然清晰度有限,但还是能很明显看出前方为一艘052D型驱逐舰,也就是舷号为175的银川舰,而后方则是一艘052D改进型,图中的主要区别在于桅杆顶部,后者安装的是新型快反雷达,而并非前者的圆球型外罩的雷达。
也就是说,新雷达由原来的364型双坐标搜索、目标指示雷达,升级为一部类似于美海军ANSPQ9B的新型X波段双面阵快反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能够通过改变天线阵列中的相位和振幅来实现电子扫描,非常有利于低空补盲,能有效提升本舰对低空掠海目标的探测能力。该雷达首次出现在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后桅杆上,目前最新的054B型护卫舰和新批次的052D改进型,均已开始大规模装备。
相比于早期的052D型,第二批次主要是加长了直升机起降平台,降低机库高度,以实现对直20F型反潜直升机的搭载;同时,还更换了后桅杆的远程预警雷达;换装主桅杆“小盾”的属于第三批次。目前已公开正式入列的第三批次舰,仅有服役于东部战区的达州舰,舷号135;而本次全训考核的,结合此前网络上曝出的相关内容,应该就是老051型舷号重新启用的166舰。官方并未发布正式舰名,但网上推测被称为渭南舰的可能性极大,从本次该舰已参加全训考核来看,应该是确定入列。
作为一型多用途性能出色、并明显通用化的优秀平台,052D改进型目前依然在建造中,35艘还并非该型的数量上限,该型成为了中国海军首个单一型号总数突破30艘的驱逐舰。
水面战舰n✘2划分方法:1000吨以下是巡逻艇,1000-4000吨是护卫舰,4000-8000吨是驱逐舰,8000-16000吨是巡洋舰,16000-32000吨是重巡洋舰,32000吨以上是战列舰。重巡洋舰和战列舰早就被淘汰了,现在巡洋舰也要被淘汰已是大势。水面战舰造多大才是最合适的呢?要根据战舰的类型、作用、作战任务、搭载武器的情况和技术、电子设备的技术和隐形技术等情况和条件,既要分清主次,又要综合考虑。设计小了,会影响武器、电子设备的装备,设计大了,会增加自身目标、雷达反射面积、成本,降低了生存率和性价比,绝不是越大越好,所以要找到一个理想平衡点。驱逐舰主要作用是远洋防御、远洋护航、次要作用支援打击地面目标,执行防空、反导、反潜、反舰、对地攻击等综合作战任务,按6000-8000吨造。大型护卫舰主要作用是中近洋防御,支援舰和商船护航,主要执行反潜作战任务,次要防空、反舰,按3000-4000吨造。轻型护卫舰主要作用是近洋防御,主要执行反潜作战任务,次要防空、反舰,按约2000吨造。导弹数量适量即好,千万别求多而加大吨位,要多的,宁可多造船只数量,否则得不偿失![拍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