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非法集资32亿元的邓斌再次被提审,虽然几乎每天都会被提审,但邓斌觉得这次坐在对面的这位头发花白、气度不凡的女同志很有些不同。几个回合下来后,邓斌说:“你是中纪委的?你是刘丽英?”
“要是你早一点来审我,我也不会拖着这么久不说了”邓斌叹息道。

邓斌案后来经过层层深挖,还挖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王宝森、陈希同等巨贪。
邓斌口中的刘丽英就是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女包公,她对腐败深恶痛绝,是贪官的克星,查处过大案要案几十起。正因为如此,她也被人们称颂为“当代女包公”,但刘丽英却说现在包公有几十万。
1979年,中纪委恢复重建后,刘丽英就从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岗位上调到中纪委工作。她首先就参与了审查“四人帮”专案组的工作,期间多次提审江青,与她打了三年交道。
刘丽英于1932年出生在山东东平,早在194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在公安干线工作,特殊时期也曾被冲击、下放,后来恢复了工作,并去到了中纪委。在中纪委任上,刘丽英将一位在职的省长给拉下马。

改革开放后,提倡领导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使得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江西省省长倪献策是其中之一。
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中专毕业生,倪献策可谓是时代的受益者,他平步青云,很快就成为了封疆大吏。
但是,身居高位后,倪献策没有想着如何提高江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带领大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致富奔小康,而是很快就忘乎所以的堕落了下去,抵挡不住财色的诱惑。
倪献策花巨款包养情妇,对其有求必应,还长期无偿享用高级酒店的包房,生活追求奢靡化。在酒席上,只要他的情妇愿意喝酒,他还非常爽快地赠送景德镇好几百元一只的瓷墩,喝一杯就送一只,毫不心疼。
有人或许会说几百元也算个事儿吗?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几百元啊。

当然,倪献策的腐败行为肯定不仅于此,他还为走私犯罪充当保护伞,利用职务之便给海关施加压力,甚至还从国库中拿出几十万美元为走私分子支付贷款。
关于倪献策的问题不是没有过检举揭发,中纪委甚至三次派工作组前往江西调查,但都无功而返。这也使得倪的问题被搁置,甚至还导致了江西党政班子的不和,影响地区的改革进程和发展。
倪献策的问题之所以棘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涉及到了正省级干部的隐私问题,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二是所反映的问题本身价值有限,但影响却十分恶劣;三是查处尺度不好把握。
最终,中纪委还是决定由刘丽英出马,让她亲自带队前往江西,再次调查清楚,判明是非。当时的刘丽英刚刚出院不久,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她依然义无反顾的执行使命。

她在江西一待就是几个月,最终查清了倪献策的生活作风问题和经济违法及以权谋私等问题。水落石出后,倪献策被撤销了省长职务,消息传出后震惊了全国。
刘丽英曾带工作组进驻过铁道部,查处了上至铁道部副部长,下到路局局级领导的十多人,她也查办过上海胡小蒙强奸集团案、福州“二熊”案等以高干子弟为首恶的犯罪集团。
刘丽英说:“这样的案子绝无心慈手软、放任自流之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对于害群之马,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在纪检的岗位上,刘丽英始终坚持本心,追求正义。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刘丽英本来已经做好了退下岗位的准备,但却当选为了中纪委副书记,这是党和组织对她的信任和重用。
在接受采访时,刘丽英曾说过:“时代是属于人民的,我们也是属于人民的。在中国像我一样常年从事纪律检查和执法秉公的人员,有几十万人,大概有几十万个包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