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历史有新番 2025-01-20 17:22:54

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起源于古代的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春节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是关于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据说“年”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出现,它害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响。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贴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此来驱赶“年兽”,保护家人平安。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春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春节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15天,直到元宵节结束。在这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如拜年、吃团圆饭、赏花灯、舞龙舞狮等。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还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春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在中国大陆广泛流行,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春节与年的概念,最初源于农业社会,古人将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正如《说文解字·禾部》所言:“年,谷熟也”。夏商时期,人们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夏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月缺之日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定为岁首,即一年的起始,亦称年。年这一称谓始于周朝,并在西汉时期确立,流传至今。然而,古时候的正月初一被称作“元旦”,直至中国近代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方便统计,决定民间沿用夏历,而在政府机关、工厂、学校及团体中实行公历,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纳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而农历正月初一通常落在立春前后,因此被定为“春节”,亦称阴历年。传统春节的定义,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节日的高潮。在这一传统节日里,汉族及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祭祀神佛、缅怀祖先、辞旧迎新、祈福迎祥、求取丰收等主题。这些庆祝活动形式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即在旧年岁末之夜坚守岗位,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亦称除夕守岁,俗称“熬年”。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

在远古时期,存在一种名为“年”的凶猛怪兽,它潜伏于深山密林之中,人们赋予它“年”的称谓。其形象恐怖,性情残暴,以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为食,变换无常的口味令人闻风丧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摸索出“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会侵扰人类聚居之地,而其出现时间多在夜幕降临之后,待到晨曦初现,它便悄然返回山林。基于对“年”肆虐日期的准确把握,民众将这一充满恐惧的夜晚视为关键的节点,称之为“年关”,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每至此时,各家各户都会提前准备丰盛的晚餐,熄灭炉火,确保家中所有动物安全,并将院落前后门紧闭,室内共聚一堂享用“年夜饭”。鉴于这一餐具有预示未来吉凶的特殊意义,人们会准备得格外丰盛,以示家庭和睦与团圆,并在用餐之前向祖先供奉,祈求祖先的庇佑,保佑全家平安度过这一夜。饭后,人们不再休息,而是聚集在一起,通过交谈壮胆。由此,守岁习俗逐渐形成,并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流行,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守岁的诗文佳作,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亮蜡烛或油灯,通宵达旦地守夜,象征着驱除一切邪恶病疫,期待新年带来吉祥如意。这一传统习俗至今仍被人们所传承。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话说以前,有个小伙子叫万年,他发现节气乱七八糟的,就打算把它们搞准。但他不知道怎么算时间,有一天,他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子的移动给了他灵感,他发明了一个测太阳影子的仪器,用来算一天的时间。后来,山上的滴水又给了他灵感,他又做了个五层的水漏,用来计算时间。时间长了,他发现大概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会转一圈,时间的长短又会重复一次。

那时候的国王叫祖乙,他老是为天气变化无常而烦恼。万年听说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水漏去找皇上,给祖乙解释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了很高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让万年留下来,在天坛前建了个日月阁,还修了日晷台和水漏亭。他希望万年能算准日月的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早晚时间,制定历法,造福天下百姓。

有一次,祖乙去查看万年制定历法的进展。当他爬上日月坛时,看到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得知历法的制定已经完成,祖乙亲自前往日月阁探望万年。万年向祖乙展示天象,提议道:“十二个月已满,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恳请君王定下一个节日。”祖乙回应:“春季乃一年之始,就称其为春节吧。”这便是春节起源的传说。随着季节更迭,岁月流转,万年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精确的计算,终于编制出了精确的太阳历。当他将太阳历进献给新任国君时,已是须发皆白。国君深受感动,为了纪念万年的贡献,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每逢过年,人们挂上寿星图,以此缅怀这位受人尊敬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贴春联的习俗据传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一历史事实有据可查。此外,《玉烛宝典》和《燕京岁时记》等古籍记载,春联的前身即是人们所称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存在一个鬼域的世界,其中有一座山,山上生长着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栖息着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啼鸣,夜间游荡的鬼魂便急忙返回鬼域。鬼域的大门位于桃树的东北,门旁站着两位神人,名为神荼和郁垒。若鬼魂夜间作恶,神荼和郁垒会立刻察觉并将其捉拿,用芒苇绳索捆绑起来,投喂给虎。因此,天下的鬼魂都畏惧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便用桃木雕刻出他们的形象,置于自家门前,以驱邪避害。后来,人们直接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相信这样也能起到镇邪去恶的作用。这种桃木板,便被称为“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书写对联,既保留了桃木镇邪的传统意义,又表达了个人的美好愿望,还起到了装饰门户的作用,以追求美观。人们还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纸上书写对联,新春之际贴于门窗两侧,以表达对未来一年福运的祈愿。

为了祈求家庭的福寿康宁,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所有妖魔鬼怪都会感到畏惧。在民间,门神代表着正义和武力,古人相信,相貌奇特的人往往拥有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职责,民间敬仰的捉鬼天师钟馗,便是这类人物的典型。因此,民间的门神总是怒目圆睁,面容狰狞,手持各种传统武器,随时准备与上门的鬼魅作战。由于我国传统民居的大门通常是两扇对开的,所以门神总是成对出现。

自唐朝以后,除了传统的神荼、郁垒二将外,人们还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奉为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时,听到门外鬼魅的呼号声,夜不能寐。于是他命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结果第二天夜里便再无鬼魅骚扰。随后,唐太宗命人将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绘制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