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20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其书目《人生有何意义》为我们解释了找寻人生的意义、如何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思想的源起,以及为什么读书、智识的准备、青年人的苦闷,等等。
一、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人生很短,上寿不过百年,完全可用手脑做事的时候,不过几十年。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可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热闹的、轰轰烈烈的好梦。既然辛辛苦苦地上台,就要好好地唱个好戏,唱个像样子的戏,不要跑龙套。
人生不是单独的,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孔子小时,有一位鲁国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最伟大的人格,像耶稣、孔子等。立功就是对社会有贡献。立言包括思想和文学,最伟大的思想和文学都是不朽的。
现在一般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思想差不多是社会的奢侈品。
笛卡尔旅行的结果是,他觉悟到:从前积下来的许多观念知识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多是趁其思想幼稚的时候侵入来的。如若欲过理性生活,必得将从前积得的知识,一件一件用怀疑的态度去评估它们的价值,重新建设一个理性的是非。
屠格涅夫是人性的叙述者,也是时代的描述者。人性是静的、永恒不变的,时代却是动的、绵延变化的。他认自然为最高法则,不承认有客观的真和伪、善和恶、美和丑。谁在主宰者人性呢?谁在推动着时代呢?屠格涅夫告诉我们:是自然。自然主宰着人性,自然推动着时代,自然拨弄着这人生。
法国科学家柏格生说:“人是制器的动物。”人,如果只靠他的本能,讲起来也是有限得很的。人与蜘蛛、蜜蜂、珊瑚虫所以不同,是在他充分运用聪明才智,揭发自然的秘密,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控制自然,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要减轻人的劳苦,减除人的痛苦,增加人的幸福,使人类的生活格外丰富,格外有意义。
人生问题很多,有了怀疑的态度,就不会上当。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你要它圆就圆、方就方。
二、为什么读书
我回中国所见的怪现状,最普通的是“时间不值钱”。中国人吃了饭没有事做,不是打麻雀,便是打“扑克”。有的人走上茶馆,泡了一碗茶,便是一天了。有的人拿一只鸟儿到处逛逛,也是一天了。美国富兰克林曾说:“时间乃是造成生命的东西。”时间不值钱,生命自然也不值钱了。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问题当前,全靠有主意。主意从哪儿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没有智识的人,见了问题,两眼白瞪,抓耳挠腮,一个主意都不来。学问丰富的人,见着困难问题,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挤上来,涌上来,请求你录用。读书是过去智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智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古人说:“开卷有益。”读书不但是为文凭功名,只因为书中可以供给学问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可以帮助我们思想。
虽然大学教育当然不该把我们造成为“势利之徒”和“古怪的人”,可是我们大学毕业生一直保留一点儿与众不同的标志,却也不是一件坏事。这个标志是什么呢?是一个多少受过训练的脑筋、一个多少有规律的思想方式——这会使得,也应当使得,受大学教育的人显出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观的态度,而且也用适当的智识学问为凭依。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促地下结论,也不轻易地附和他人的意见,他宁愿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
希望你们在这个要把人弄得团团转的旋风世界中,要建立起你们的判断力,要下自己的决定,投你们的票,和尽你们的本分。
还有更难更可贵的任务:在纷乱的喊声里,能立定脚跟,打定主意,救出你自己,努力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个有用的东西。
三、青年人的苦闷
《珠砂痣》里有一句说白:“原来银子是一件好宝贝。”这就是拜金主义的浅说。银子为什么是一件好宝贝呢?因为没有银子便是贫穷,贫穷便是一切罪恶的来源。你仔细想想,哪一件罪恶不是由于贫穷的?小偷、大盗、扒手、绑票、卖娼、贫贼、卖国,哪一件不是由于贫穷?所以古人说: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便是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古人说得好:“太阳之下,没有新的东西。”一切所谓创造都从模仿出来。懒人不肯模仿,所以决不会创造。一个民族也和个人一样,最肯学人的时代就是那个民族最伟大的时代;等到他不肯学人的时候,他的盛世已过去了,他已经走上衰老僵化的时期了,我们中国民族最伟大的时代,正是我们最肯模仿四邻的时代:从汉到唐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明白了“任重而道远”的艰难,自然会不轻易灰心失望了。凡是轻易灰心失望的人,都只是不曾认清他挑的是一个百斤的重担,走的是一条万里的长路。今天挑不动,努力磨炼了总有挑得起的一天。今天走不完,走得一里前途就缩短了一里。“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绝不至于白费”,这是我们最可靠的信心。
今日青年人的大毛病是误信“天才”“灵感”等荒谬的观念,而不知天才没有功力只能蹉跎自误,一无所成。大发明家爱迪生说的最好:“天才是一分灵感,九十九分汗水。”用血汗苦功到了九十九分时,也许有一分的灵巧新花样出来,那就是创造了。颓废懒惰的人,痴待“灵感”之来,是终无所成的。引孔子的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考:为什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