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希民(请多关注)

“玉带板”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
是古代官员品级的标志,器型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

表面有光素无纹或透雕、浮雕各种图案。
从国家考古来看,最早始见于北周时期若干云墓。

而从民间收藏品来看,最晚战国时期玉带板就有了。
“玉带板”一直沿用到明清,后来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唐代朝廷,把皮质的革带定为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规定用不同材质的配饰,镶缀在革带上,以此体现官位的高低。

唐代玉带板
只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才能系玉带或金带。
唐代玉带板多以浅浮雕图案为主,如“胡人戏狮、胡人伎乐、胡人献宝、高士图、云龙纹”等。

唐代玉带板“胡人伎乐”图案
最晚在宋代,玉带板上出现了十二生肖等图案。
元代镂空技法发展至玉带上,开始出现了双层镂空之“龙纹、花草纹”等题材。

至明代,玉带的雕琢技法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工艺繁缛细腻,以单层高浮雕,双层镂空雕,乃至三层镂空为精美。

明代玉带的装饰图案多样,有“瑞兽类、人物类、吉语类、花草类”等。
依某专家在《明代玉器》中,对明代玉带题材分为六类:

为“龙、飞龙、麒麟”等瑞兽图案,“马、驼、狮、鹿”等动物图案。
“云鹤、花鸟”等禽类图案,人物类图案,如“婴戏、高士”等。

花卉图案,以及文字类图案,如“喜、万寿”等。
目前以上图案中,以“龙纹、麒麟”最多见,以“人物类”图案最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