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升温很快,阳气生 发特别猛,肝气也大旺,稍微不注意,火就蹭蹭蹭的往上冒:
眼睛红、肿、痛,眼屎多心烦易怒、睡不好、半夜容易醒头胀痛、头晕耳鸣,血压往上冲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牙疼、牙龈出血、口臭、长痘尤其是身体淤堵的人,沉积的毒素多,当肝气升发、气血往外走的时候,毒素也呼之欲出,一些潜藏的问题特别容易暴雷。

一、未来一个月,少吃这3种食物,以免动风生痰助火
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多疏通身体,好好清理沉积在五脏六腑深处的垃 圾,以接收更多的天地“清”气。少吃3种发物,以免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激发诱发身体原有的问题,或加重目前的身体不适。
1、动风发物
典型食物:虾、蟹、各种海鲜、鹅肉、驴肉、公鸡肉、竹笋、菌菇类等。
动风发物,大多具有升发、行散、推动的特性,且营养丰富,属于补益之品,脾胃难于消化吸收,特别容易造成积滞。
这些积滞又喜欢跟身体里的病邪勾搭在一起,不仅原来的问题一时半会好不了,病邪还可能往身体的更深层次侵犯。

2、生热、动血发物
典型食物:桂皮、八角、咖喱、辣椒、胡椒、芥末、羊肉、鸡肉、榴莲、烈酒、麻辣火锅、烧烤、炸鸡、薯片等。
生热的发物,性味大都是温燥热性,能助热动火、伤阴血、耗津液,在格外容易肝火旺、肝血不足的春天吃,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容易上火、大便干结、心情烦躁、睡觉不踏实、生长旺盛的孩子,一定要少吃,以免打破身体的阴阳平衡。
不小心吃多了,记得喝些酸梅汤、乌梅三豆饮,收一收火热之气,滋阴生津,润一润你燥热的身体。

3、滞腻发物
典型食物:甜腻的蛋糕点心奶茶、粽子汤圆糍粑等糯米制品、肥腻的肉、阿胶、海参、鲍鱼、鱼胶、滋腻的膏方等。
滞腻的食物,就是过于肥甘厚味、黏腻、不好消化的食物,需要脾胃付出更多的气血和时间去消化吸收;
消化不了的糟粕,会变成痰浊积滞,堵在脾胃,影响脾胃的气机。脾胃是全身的交通枢纽,脾胃气机一堵,全身气机都堵!实在嘴馋想吃,就少吃几口,吃完喝点陈皮山楂水,帮助消化。

二、疏通肝脾之气,排 毒更快更彻底
现在我们久坐、运动少、压力大、情绪不好、营养过剩,大多都有身体淤堵的情况,清明之后入夏之前,借着天地升清降浊之力和旺盛的肝气,疏通肝脾之气,排 毒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每天花5~10分钟推推腹部,腹部汇聚了我们的五脏六腑的经脉,可以帮你疏通肝脾之气,肝气顺畅了,气血畅通,毒素可以更快排出去;脾胃气机转起来了,运化能力强,新陈代谢快,不容生成痰湿浊气。

动作很简单:两手五指并拢,从心口缓缓向下推,直推至耻骨联合处。推揉的时候可能会有气泡或者水流动的声音,或者硬块疙瘩,要坚持多推揉一会儿,把这些阻滞点疏通了,肝脾之气也就通了!
平时少生气,心平气和、轻松愉悦是最养肝的,经常喝点花茶,比如玫瑰花、茉莉花、代代花、桂花、菊花、月季花、合欢花等。
花的芳香之气,大多是清灵、通透的,它能扩散得很远,走窜之力很强,可以冲破那些被郁住的“气团”,疏肝解郁;肝气通了,火自己就散出去了!

三、好好睡觉是最养肝的,忌熬夜,这2个时辰一定要睡觉
好的睡眠是最养肝的,春天睡好觉,把阴血养好,我们的情绪更稳定,肝气更顺畅,事情也会更顺利。
中医讲:“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主决断,如果肝胆不清明、毒素多,会影响你的思考能力、决断能力!
晚上子时(23-1点),胆经运行;丑时(1~3点),肝经运行,这两个时辰肝胆之气最旺,血液也流经肝胆,这时候一定要好好睡觉,如果强打精神,对胆气、肝血的损耗最大,对肝的解 毒 排 毒功能、身体的新陈代谢影响很大!
晚上吃清淡些,七分饱,21点以后最好不要做让自己兴奋的事情,比如剧烈运动、刷手机、长时间的说话、做费脑子的事......23点前睡觉!

如果你白天用脑多、需要操心劳神,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爱做梦,睡眠浅、出汗多、口干,可以吃点酸枣仁,把你的“心肝”宝贝养一养。
《中国药典》记载:酸枣仁,性味甘、酸,平,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平时可以用炒酸枣仁煮水喝。

四、宜保暖,忌受寒,以免肝气被郁住
清明之后,虽然气温上升很快,但有时候像过山车一样,会出现断崖式降温。特别是今年,从五运六气上看,清明节气是乙巳年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太阳寒水”。
这就会出现忽冷忽热的天气,降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受寒不仅会阻碍肝气的升发,还会直接冲击脾胃的运化功能,让中焦淤堵;
同时郁结的肝气、寒气还会慢慢酝酿成火气,最后变成上热下寒:脚凉、肚子凉、容易拉肚子,但又容易上火。

建议每天晚上泡脚+搓脚心。泡到全身微微出点汗,寒气也随着汗排出去了,全身气血也畅通;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涌泉穴,刺激它,肾水就像泉水一样汩汩涌出;
有了肾水的滋养,可以把上面的火引到肾里,养肾中阳气,这叫引火归元,既能清虚火,又能大补元气,一举两得!
养生讲究顺时,跟随自然天地变化,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