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宣布取消公摊面积,当年提倡公摊的李嘉诚,如今大批抛售房产

小泰爱娱 2024-12-20 04:01:47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泰西娱乐编辑|泰西娱乐

前言

在 2024 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性举措,多地政府纷纷宣布取消公摊面积,这一消息让许多网友们都措手不及。

而对于当年提倡公摊的李嘉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根据可靠消息,李嘉诚已经开始打折出售楼盘了。

相关报道

多地取消公摊面积政策浪潮来袭

其中,12 月 12 日,湖南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一项重磅通知,明确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衡阳市商品房销售将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仅仅数日后的 12 月 17 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四部门也联合发声,表明将逐步推进“取消公摊”这一重大变革。

相关报道

而在此之前,广东省肇庆市早已率先发布商品房按套内面积计价的通知,浙江杭州则出台新规致力于提高商品房的得房率。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摊面积涵盖范围广泛,系数普遍偏高。例如北京的商品住宅平均公摊系数高达 23%,上海超过 20%,广州也在 19%左右徘徊。

素材来自网络

相比之下,国际上其他国家如美国平均公摊系数仅为 15%左右,法国更是低至 10%出头。过高的公摊面积导致购房者的实际得房率过低,花费大量资金却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居住空间。

而且,在房屋销售过程中,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公示往往不够透明,存在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与实际交付情况严重不符的现象,这极大地损害了购房者的知情权。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取消公摊面积有利于切实提高购房品质,让购房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所购买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增强购房者的信心和购房积极性,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公摊面积概念的起源

公摊面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霍英东在 1954 年开发香港香槟大厦时所提出的。

当时的香港,经济正处于逐步复苏但民众购买力仍相对有限的阶段,霍英东提出公摊面积的初衷是为了降低每平米的单价,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有机会购买房产。

霍英东

李嘉诚在 1958 年踏入房地产行业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销售模式的潜力,并将其借鉴采用。

在香港房地产市场随后的蓬勃发展历程中,这种包含公摊面积的销售方式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普及开来。

图片来自网络

李嘉诚如今大批抛售房产

然而,公摊面积概念的始作俑者——香港首富李嘉诚,如今却在大规模抛售内地房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于 2024 年针对北京“御翠园”项目展开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大幅打折抛售行动。

长实集团在此次销售策略中推出的折扣力度可谓是相当惊人,直接以 7.6 折的低价进行房源抛售。

相关报道

特价房的价格区间被锁定在每平方米 7.5 万至 7.6 万元之间,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备案价格,高达每平方米 9.07 万元至 9.97 万元之间。

如此大幅度的价格落差,瞬间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从销售数据来看,首批推出的 50 套特价房源在 10 月 29 日当日便被抢购一空,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相关报道

随后,长实集团又迅速加推了 100 套左右的房源,而这些房源同样延续了此前的销售热度,销售形势一片火爆。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价格因素在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从侧面凸显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房源的强烈需求以及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高度敏感性。

相关报道

回顾历史,李嘉诚在1950年代首次提出"公摊面积"概念,通过"分层出售""分户出售"的方式,将公共区域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业主身上。

1950年代的香港,房地产业刚刚起步。当时的房产交易主要以整栋建筑为单位,价格高昂,普通民众难以负担。李嘉诚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市场痛点,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有能力购买房产。

李嘉诚

随后李嘉诚提出了"分层出售"和"分户出售"的创新概念。这种方式将一栋建筑分割成多个单位分别出售,大大降低了单个购房者的购房门槛。

不过,这种销售方式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处理公共区域的成本?

李嘉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嘉诚提出了"公摊面积"的概念。他的想法是将建筑中的公共部分,如电梯、楼梯、大堂、走廊等的面积和成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每个单位中。

这样,每个业主不仅购买了自己使用的私有空间,还按比例拥有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图片来自网络

李嘉诚的这一创新理念迅速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流行开来,并在之后被引入中国内地,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普遍做法。

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不仅改变了房地产的销售模式,也深刻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摊面积也逐渐成为一些开发商滥用的工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公摊比例过高、计算不透明等。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取消或规范公摊面积制度。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李嘉诚在1950年代提出的公摊面积概念,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想法,它极大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为李嘉诚日后在房地产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李嘉诚

然而,当年推动公摊面积概念的李嘉诚,如今却选择大规模撤离内地房地产市场,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

有分析认为,李嘉诚此举可能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收紧等因素的考虑。

李嘉诚

结尾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向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论如何,李嘉诚的选择和多地取消公摊面积的举措,都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在这样的风口下继续屹立不倒,也是资本要考量的。

0 阅读:54

小泰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