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那个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简光洲,后来怎么样了

小泰爱娱 2024-12-11 05:08:38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泰西娱乐

编辑I泰西娱乐

前言

说起简光洲,也许你不太熟悉,但一谈及“三鹿奶粉”,那绝对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曾经这起事件轰动全国,即便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再次回想起这件事,依旧能让人震惊、生气。

而简光洲,就是当年揭露这起事件的记者。曾经的他报道此事,凭借一己之力改写国内乳业,被人称赞是正义使者的同时,他的人身安全也令人担忧。

那么,现在距离那件事已经16年过去了,揭露“三鹿奶粉”事件的简光洲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鹿集团

【一】

简光洲并非生来就拥有对抗强权的勇气。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出生在江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拮据。

尽管家境贫寒,简光洲和哥哥却都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可是,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无力支撑两个孩子的大学梦。

为了让弟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哥哥毅然放弃了升学的机会,早早步入社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简光洲

这份沉甸甸的牺牲,也成为了简光洲心中永远的动力,他不负众望,一路披荆斩棘,不仅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还考入了南昌大学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

在当时,许多亲朋好友对简光洲的选择感到不解。他们认为,以他的才智,完全可以选择一些热门的、更易赚钱的专业。

新闻行业收入微薄,工作辛苦,对于一个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似乎并非理想的选择。

简光洲

彼时的《东方早报》也如同刚刚走出校园的简光洲一样,年轻而充满活力。报社领导慧眼识珠,任命简光洲为调查记者,将他放置在了最能发挥其才能的“战场”。

简光洲也从此放开手脚,用犀利的笔锋,一次次带领读者直击社会事件的核心。江苏南通福利院两名智障女孩被强制摘除子宫的事件,便是他早期报道中的一例。

简光洲百度百科

简光洲深入调查,勇敢揭露了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他的名字也开始在业内小有名气。不过,这仅仅是牛刀小试,真正的“成名之战”,还在后头。

【二】

2008年9月,甘肃岷县一家医院陆续接诊了14名患有肾结石的婴儿;婴儿患肾结石的概率极低,如此集中地爆发,立刻引起了医生的警觉。

经过仔细询问,医生发现这些婴儿都长期饮用同一品牌的奶粉——三鹿;更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病例还在不断增加,患儿尿液中都出现了红色的沉淀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已有不少媒体关注到此事,但慑于三鹿集团的庞大势力,他们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隐去品牌的名称,以“某奶粉”去代称。大家都心知肚明,挑战这个行业巨头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此时,刚刚结束汶川地震报道的简光洲,从同事口中得知了甘肃的这起奶粉事件。他敏锐地嗅到了新闻背后的巨大隐患,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再次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甘肃的调查之路。

简光洲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简光洲自费购买了多包不同规格的三鹿奶粉,送往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结果令人震惊:所有送检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均严重超标!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添加在奶粉中可以人为提高蛋白质含量,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肾脏和膀胱造成严重损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想到,一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行业龙头企业,竟然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面对这一触目惊心的真相,简光洲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明白,一旦报道刊发,必将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可能遭到强大的反扑。

但他更清楚,作为一名记者,他的使命就是揭露真相,守护公众利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简光洲提笔写下了那篇报道——《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

2008年9月11日,这篇报道在《东方早报》头版头条刊发,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中国大地。顷刻间,全国上下哗然,家长们带着孩子涌向医院,更多的受害婴儿被曝光。

愤怒的民众要求政府彻查此事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鹿集团最初试图掩盖真相,搬出自己获得的各种奖项,试图稳住民心。同时,他们也对简光洲展开攻击,污蔑他为了名利而捏造事实。

不管怎样,纸终究包不住火。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最终证实了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事实。这无疑是对三鹿集团的致命一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全国共有近三十万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其中一些孩子甚至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最终,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及多名高管被判入狱,三鹿集团最终宣告破产。与三鹿相关的其他十二家牛奶企业也受到了巨额罚款。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

中国乳制品行业因此遭受重创,公众的信任度跌至谷底,这场由简光洲的报道引发的“地震”,彻底改变了中国乳业的格局。

【三】

对于简光洲来说,这场战斗的胜利却也充满了苦涩。报道发表后,他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甚至受到了人身安全的威胁。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些人“像有杀父之仇”一样恨他。与此同时,他也承受着来自网络的巨大压力。

简光洲接受采访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受三鹿集团公关的影响,指责他“破坏民族品牌”,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这些压力,让简光洲身心俱疲。

尽管身处漩涡中心,简光洲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他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良心。

2008年底,简光洲荣获“中国新闻奖”,并被评为年度新锐人物代表。他满怀激情,决心继续用手中的笔与黑暗抗争,为真相发声。

简光洲

但是,理想的火焰却在现实的寒风中摇曳不定。2009年,简光洲报道了“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事件,再次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尽管他以翔实的证据揭露了这种疗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却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强烈反对。

简光洲百度百科——争议

他们坚信杨永信的疗法有效,甚至指责简光洲的报道带有偏见。这使得简光洲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困境,也让他开始反思新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除了来自外界的压力,简光洲还要面对生活的重担。2012年,他的女儿出生了,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简光洲

持续的压力、经济的负担以及对家人安全的担忧,最终压垮了他心中理想的天平。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不顾一切地追求真相,他需要为家人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于是,2012年8月30日,简光洲离开了《东方早报》,留下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

简光洲

许多人认为他是因为害怕而选择了逃避,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恐惧确实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承担起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离开了记者行业后,他创办了一家品牌公关公司,“环智传媒”,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这一次,没有人再会觉得一个公关的命值钱了,他和家人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简光洲

从揭露真相的记者到经营企业的商人,简光洲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几年后,一位名叫王勇的记者找到了简光洲。王勇曾是央视记者,后来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汶川地震期间,他冲锋在前,其报道也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王勇

和简光洲一样,王勇也离开了新闻行业,下海经商。在饭局上,王勇问简光洲:“理想到底死了吗?”简光洲沉默片刻,回答道:“我觉得是心灰意冷了。”

可在简光洲的书房里,王勇却发现了一个秘密。简光洲的书柜右侧摆放着管理、经济类书籍,而左侧,依然是满满的新闻专业书籍。

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它们在简光洲的心中从未真正分离。也许,理想并没有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如今,简光洲的公司已经发展壮大,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关注着社会动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他或许不再是那个冲锋陷阵的记者,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

简光洲

结语

十六年过去了,三鹿毒奶粉事件的阴霾逐渐散去,但它留下的伤痛和反思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简光洲的名字,也将与这起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记者行业的榜样、标杆。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身为记者应当具备的使命和担当。

0 阅读:0

小泰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