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迎新会上,天津小伙于小伟以一段即兴猴戏惊艳四座。这个出身文艺世家的男孩,自幼在父母指导下学习声乐与绘画,却最终选择踏上表演之路。2000年参演《永远有多远》时,他创造的“赵大安”让导演赵宝刚眼前一亮:“他身上有知识分子的儒雅,又带着市井的烟火气。”
初出茅庐的岁月里,他常在北影厂门口观察路人,笔记本上记满不同职业的举止特点。这种钻研精神让他在《杨门虎将》中塑造的杨安广受好评,角色殉城时的那滴“铁汉泪”,被北电教授收录进表演教材。
2003年《护国良相狄仁杰》片场,于小伟与高圆圆的相遇充满戏剧性。彼时已是“周芷若”的高圆圆,在休息间隙撞见正对着镜子练习“眼技”的于小伟。他被要求用眼神传达三种不同情绪——震惊、悲痛、释然,短短十秒的表演让高圆圆脱口而出:“你应该去教表演课。”
这段始于演技欣赏的感情,在2005年三亚跨年烟花下公开。于小伟为给女友惊喜,包下整片海滩用荧光棒摆出“圆圆”字样。剧组人员回忆:“他提前三个月联系烟花师傅,设计出心形图案的冷焰火,就怕伤到圆圆最在意的头发。”
分手的导火索源自某次探班冲突。当时高圆圆在《南京!南京!》剧组深陷抑郁,于小伟却因《胭脂雪》拍摄无法离组。他托人送去99朵蓝玫瑰,附卡写着“戏比天大,你比戏重”,却未能抚平女友的孤独。这段维持五年的感情,最终在《男才女貌》拍摄地苏州画下句点,分手时于小伟将定情信物——一对戏曲脸谱耳环沉入金鸡湖底。
失恋后的于小伟开启“戏痴”模式。为演好《闯关东2》的淘金客,他深入黑龙江金矿体验三个月,学会用牙齿辨别金矿纯度;拍摄《门第》期间,他自费到青岛渔船打工,晒脱三层皮只为还原渔民的肢体记忆。这些付出换来业界认可,却始终与爆红无缘。
转机出现在2019年朋友组的相亲局。金融高管张蕾见面便指出他在《庆余年》中沈重台词的发音瑕疵:“你说‘圣意难测’时喉音太重,该用胸腔共鸣。”这番专业点评让于小伟刮目相看。婚后张蕾成为他专属表演顾问,用MBA案例分析法帮他解构角色,在《好团圆》片场被戏称“编外执行导演”。
如今于小伟的生活充满烟火气。他会在妻子加班时煲好虫草鸡汤送到公司,周末带孩子参加非遗剪纸班时,总被认作“手最巧的家长”。手机里存着上万张家庭照,却严格设置三天可见:“幸福不是展览品,要放在心里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