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随着考研成绩出炉,大家都很关心院校的录取问题,按理来说2024年的考研学生要比前两年的竞争压力减小了不少。一次性考研报名人数上就减少了36万人,再加上可能有20%的弃考率,今年的压力将会大大降低。
不过对于学子们来说,另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考得上研究生,但是有可能却读不起研究生,原因就是不少院校宣布了明确不再给研究生们提供宿舍。
有一些院校采用的是区别对待的方法。比如北京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日制研究生以及人事档案不转入本校的研究生,还有已经明确由院系安排住宿的研究生将不再提供住宿。
复旦大学同样也是规定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学生原则上需要自行安排住宿。除此之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都有类似的要求。
因为这两年来专业型硕士学位进行了扩招,所以原本的研究生宿舍变得很紧张,而学术型的硕士学位。数量上变化不大,所以依然可以给学硕提供住宿,但是专硕多出来的这部分人就要自己解决了。
另外几所院校则是宣布对于全日制定向和非全不再提供宿舍,包括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还有同济大学。那么这样的规定对于学生影响会大吗?
我们不妨从这几个角度来看,首先看的是学生们除了学费之外学杂费要用多少?一般来讲,如果在学校安排宿舍的话,宿舍费用一般都会很便宜,一年也不会超过1000块钱左右。
但是如果要自己住宿的话,像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月的租房费用有可能就得好几千元,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复旦大学从2019年开始就不再安排专硕在校内住宿了,全部需要学生自行安排。
而复旦大学专硕的学费两年下来要超过10万元。所以如果是想要报考这些热门名校的学生,首先要衡量的是院校的学费问题,像是复旦大学的王牌专业新传类,学费加上住宿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要衡量自身情况再去决定。
为了解决一些学生遇到的经济上的困难问题,还有很多学校提出了缓兵之计就比如华中科技大学规定,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先提供一年的校内住宿。此后大家熟悉学校环境了,再自己解决。后续也会有各院系和实习实践单位协调帮助解决,这可能让大多数考生还是松了一口气吧。
但是仍然有一些过来人考生有话要说,就比如有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姐分享说,考虑到北京租房价格高的问题,一般学生的住宿会在1500~4000元不等。
但是像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给学生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宿舍,有过来人也反映说,其实研二的时候专硕培养方案有变,大多数要外出实习安排,大部分时间不在院校,所以哪怕学校不提供住宿也是不会花费太多钱的。
而且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在研一的时候就找到住宿的朋友做两手准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其实研究生时期跟好朋友在校外合租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
学生们其实也可以考虑上研究生时多拿一些奖学金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问题,这对于贫困生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只要大家努力学习,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所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怎么会是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为引领的学校呢,名不符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