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桌派》嘉宾尹烨提出观点:未来,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
打开手机,新闻、广告、朋友圈动态、短视频……各种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应接不暇。
守脑如玉,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被外界的信息所左右,守护好自己的思想和心灵。

不被大众情绪带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网上某个热点事件,一开始自己还保持着理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评论,情绪越来越激动,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被卷入其中,开始跟风评论,甚至还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跟别人争吵起来。
这就是大众情绪的传染性,它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变得盲目和冲动。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人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们看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问他们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
实验中,大部分人故意说成是错误的答案,结果发现,那些原本知道正确答案的人,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最终说出错误的答案。
从众心理,让我们在群体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随波逐流.
保持独立思考,就是要在面对大众情绪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
就像《乌合之众》中所说:“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群体的情绪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立场。

不被碎片信息消耗
现在,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越来越碎片化。刷刷手机,看看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各种信息碎片扑面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看似丰富多样,但实际上却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很难让我们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作家雾满拦江曾说:“一个人阅读的深度,就是他思想的尺度。”碎片化的信息就像是一堆散沙,虽然看似很多,但真正能沉淀下来的却很少。
它会让我们变得浮躁,难以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深度阅读和思考,才是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学会筛选信息,选择那些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来阅读和学习。比如,读一些经典名著、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这些内容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它们能让我们真正学到东西,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

不被底层圈子同化
圈子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你处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圈子中,那么你也会受到感染,变得更加努力和优秀;反之,如果你处在一个消极颓废、充满负能量的圈子中,那么你也会受到拖累,变得越来越平庸.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团体迷思”。
它是指当一个人陷入一个群体中时,他的行为和认知都会向群体靠拢,变得不理智。
就像赵玉平老师所说的:“让一只鹤站在一群鸡当中,最终的结果不是鹤被鸡群同化,就是被鸡群逼死。”
如果你处在一个低级的圈子中,即使你再有才华,最终也会被同化,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远离那些消极颓废、充满负能量的人和环境,寻找那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和圈子。
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激励你不断前行,追求更好的自己。

不被垃圾快乐迎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刷刷短视频、玩玩手机游戏、看看搞笑段子……这些看似有趣的事情,其实都是垃圾快乐。
它们虽然能让我们短暂地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低级的、短暂的,而且还会让我们产生空虚和挫败感.
心理学家Bowen Tan曾发表过一篇论文,指出沉迷于垃圾快乐的人,大脑皮质层更薄。
长期满足于短暂的渴望及幻想,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难以静下心来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追求高级的快乐,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高级的快乐需要我们去努力、去付出,它可能不会立刻让我们感到快乐,但当我们真正做到了,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
比如,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攻克一个难题、创作出一部作品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当我们真正做到了,那种快乐是持久的、深刻的,会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
守脑如玉,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守护好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才能不被外界的信息所左右,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思考,远离碎片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圈子,追求高级的快乐,做一个守脑如玉的人吧!
稍作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人,是能独立思考的人。这种人,不跟风行动,拒绝情绪传染,分辨是非真伪,做事前都会多思考。正因如此,他们牢牢抓住生活主动权。
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技能上,摆脱空虚和迷茫,迎来高阶人生。
尼采说:“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守护好自己的思想,维护好自身的能量。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未来一个人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让我们一起探讨和成长。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