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末年的一个秋日,魏王曹丕外出游玩,弟弟曹植随行。途经一处偏僻小径,忽见两头庞然大物激烈相斗,其中一头因势不敌,跌入井中毙命。这偶然的场景,却令曹丕心生一计。他转头看向弟弟,嘴角微扬:"贤弟才思敏捷,不如就此情此景作诗一首如何?"说着,又加了一个刁难的条件:"诗中不可出现'牛'字。"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这要如何作诗?
一、权力的诱惑建安十年(205年),魏王府内灯火通明。曹操正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案桌上摆着两份奏章。这两份奏章分别来自曹丕和曹植,都在汇报各自领地的政务。
"大王,曹植公子又在芳林园摆宴请客了。"一名侍从低声禀报。
曹操停下脚步,拿起曹植的奏章仔细端详。奏章字迹飘逸,行文优美,但施政要点语焉不详。反观曹丕的奏章,虽不及曹植文采斐然,但条理分明,令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只见曹植携一众文人雅士,醉意朦胧地从芳林园归来。看到父亲,曹植立即上前行礼:"父亲大人可愿一听孩儿新作?"
不等曹操答复,曹植已开始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声婉转,确实令人叹服。曹操虽为其才华欣喜,但眉头却微微皱起。
正在此时,一名官员急匆匆赶来:"报!丞相,许都粮仓失火,百姓哗然!"
"速传曹丕、曹植前来议事。"曹操当即下令。
不多时,曹丕匆匆赶到,向曹操详细汇报了许都各区粮食储备情况,并提出调粮方案。而曹植却迟迟未至,最后一名侍从报告:"三公子在醉酒熟睡,无法唤醒。"
这一日的经历,令曹操陷入深思。他走到后院,望着架上的牡丹,想起当年长子曹昂。曹昂自幼聪慧,文武兼备,可惜在宛城之战中为救自己而死。次子曹冲更是天资聪颖,年仅十二岁就能解答"称象"难题,却英年早逝。
这时,一阵清脆的琴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曹丕正在廊下抚琴,一旁的案几上放着处理政务的竹简。琴声忽轻忽重,不失大家风范,却又不露锋芒。
不远处的芳林园内,曹植正与众文人饮酒赋诗。他随手拈来一片落叶,即兴赋诗:"落叶依依散似秋,青条未老叶先愁..."诗作一出,满座皆惊。
这一幕,恰巧被从廊下经过的曹丕看在眼里。他放下手中的竹简,望向芳林园若有所思。自此,朝中开始暗暗分成两派,一派欣赏曹植的才华横溢,另一派则认同曹丕的持重稳健。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设宴款待群臣。席间,他突然问道:"诸位以为,何为治国之要?"
曹丕从容答道:"德以服人,法以治事。"而曹植则即兴赋诗:"经国序民,惟德惟义..."虽然诗作华美,却未切中要害。这一问答,似乎已暗示了某种结局。
随着时局渐趋明朗,朝中大臣们也开始各自表态。曹植虽有才名在外,却难以服众;而曹丕虽不及弟弟才华横溢,但为政有方,深得人心。权力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二、命运的转折建安二十年(215年),樊城战事吃紧。关羽水淹七军,曹仁告急,请求增援。这一日,曹操正在御书房批阅军报,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三公子曹植醉酒不醒,无法领军!"
"立刻传曹丕前来!"曹操当即下令。
不多时,曹丕整装待发,带领三千精兵星夜驰援樊城。这一仗,曹丕指挥有方,不仅解了樊城之危,更令关羽功亏一篑。而曹植却因一场酒醉,错过了立功的重要机会。
这已经不是曹植第一次因酒误事。就在两个月前,他曾在醉后驾车误入司马门。那是一条只有天子才能行走的道路,曹植却在醉意熏熏之际,驾着马车横冲直撞。更令人哗然的是,他还在路上高声吟诗:"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认为曹植行为不当。卞夫人得知此事后,急召曹植入宫规劝:"你与丕儿本是同胞,何必争个高下?"
"母亲多虑了,"曹植笑道,"儿臣只是喜欢饮酒作诗罢了。"
就在此时,一位老臣来访,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许都城外的文人雅集中,有人暗中串联,欲推举曹植为世子。这些文人中,不乏当朝重臣之子。
消息传到后宫,卞夫人坐立不安。她深知曹操最重视的是安定江山,若让他知道曹植与这些人来往密切,后果不堪设想。
建安二十一年初,朝廷设宴。席间,有大臣提议,请两位公子即兴赋诗。曹丕从容作诗:"守国威仪重,安民在克明..."字字恳切,显示出治国之才。而曹植却又是一首风花雪月:"落叶萧萧溅溅雨,孤舟泛泛江吹风..."虽然诗作优美,但曹操的脸色却越发凝重。
就在这一年冬天,曹操终于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朝中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道贺,唯独那些曾经支持曹植的文人们噤若寒蝉。
建安二十二年春,曹操召见卞夫人,谈起立储一事:"丕儿持重,植儿有才。但治国需德才兼备,不可有丝毫闪失。"卞夫人听后默然。她深知,曹植终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这一年里,朝中局势悄然生变。曾经支持曹植的大臣们纷纷转投曹丕,就连芳林园中的文人雅集也渐渐冷清。曹植虽仍在饮酒赋诗,但已不复当年之盛况。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巡视许都各处,来到芳林园时,看到一幅题壁诗:"昔日芳林地,今朝冷落园。"字迹潦草,却正是曹植的手笔。题诗之日,正是他醉后误入司马门的那一天。
这些往事,无不昭示着命运的转折。从樊城告急的军报,到司马门外的醉驾,再到朝中大臣的态度转变,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帝国继承人的更迭。
三、兄弟的博弈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驾崩。曹丕继位为魏王,朝中大小事务尽归其掌。这一年冬天,一个细节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原本每月都会在芳林园举行的文人雅集,被改在了建始殿举行。
"今日雅集,诸位可要谨言慎行。"一位老臣在集会开始前低声提醒。众人心知肚明,这场雅集已不再是单纯的诗文唱和,而是新朝廷的一次试探。
果然,当日曹丕突然莅临。他环视在座文人,开口道:"诸位在座,可有人记得先父在世时,芳林园的诗会风气?"话音刚落,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这时,一位年轻的文人站了起来:"在下有幸参加过昔日芳林园诗会,记得三公子曾即兴赋诗:'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意境深远,令人叹服。"
"哦?"曹丕轻轻敲着案几,"那位主持诗会的老翁,现在何处?"
"回禀陛下,"一旁的侍从答道,"那位老者已经告老还乡了。"
这场雅集之后,朝中暗流涌动。曾经参加过芳林园诗会的文人们纷纷投向新的门庭,而那些与曹植交好的文人,或是辞官归隐,或是谨言慎行,再不敢提起昔日诗会的盛况。
建安二十六年春,曹丕下令重修建始殿,将其打造成新的文化中心。殿内陈设焕然一新,四壁挂满名家书画。然而,人们发现这些作品中,没有一幅出自曹植之手。
就在这年夏天,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有人在许都城外的一处酒肆中,发现曹植与几位市井文人饮酒赋诗。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诗作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诗...是否有什么不妥?"朝中大臣向曹丕请示。
曹丕展开一幅写着这些诗作的纸卷,只见其中写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字字含愁,却并无悖逆之意。
这时,卞夫人派人传话:"陛下,您这个弟弟,终究是太任性了。"
曹丕放下诗卷,吩咐道:"传令下去,许都城内外的酒肆,都要记录来往饮客的身份。"
这道命令一出,曹植的行动顿时受到限制。那些原本与他相交的市井文人,也渐渐不敢前来往来。但即便如此,民间依然时常传出新的诗作,据说都出自曹植之手。
建安二十七年,朝中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按照惯例,需要文臣献上应景诗作。众人意外地发现,曹植也在受邀之列。当日,他提交的诗作是:"日月不恒照,园池今寂寥..."字里行间透着几分感慨,却又恰到好处地点到即止。
这首诗呈上后,曹丕久久注视着诗稿,最后只说了一句:"三弟的文采,确实令人叹服。"随后,他下令将这首诗收入朝廷诗集,
四、诗与命黄初元年(220年)深秋,一场特殊的宫廷集会在建始殿举行。这一日,新即位的魏王曹丕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传曹植觐见。"
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自从曹丕即位以来,还从未单独召见过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弟。侍从们簇拥着曹植走入大殿,只见曹丕高坐于上,面色沉静。
"三弟,听闻你近来又有新作?"曹丕开口问道,"今日不妨即兴赋诗一首。"
曹植刚要开口,曹丕又补充道:"但是,你须在行走七步之内完成。若不能作,就得接受惩处。"
殿内众人屏息凝神。七步之内作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眼看曹植迈出第一步,第二步,转眼已到第六步,突然,他朗声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一出,满堂寂静。曹丕端坐良久,最后挥手示意曹植退下。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七步诗"。
没过多久,又一次机会来临。这天,曹丕带着曹植出城游玩。途经一处偏僻小径,恰见两头牛在搏斗,其中一头不敌,坠入井中。曹丕忽然来了兴致:"三弟文采斐然,不如就此情此景作诗一首?"
话音未落,他又加了几个条件:"诗中不得用'牛'、'井'、'死'、'斗'等字,且须在马行百步之内完成。"
曹植骑在马上,目视远方。马蹄声渐起,眼看已行近百步,他突然开口:"两肉其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这首诗巧妙地避开了禁用字眼,却将两牛相斗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曹丕听后,久久无言。
黄初二年春,朝廷设宴。席间,有大臣提议让曹植再次献诗。这一次,曹丕规定诗中不得提及任何朝廷之事。曹植略作思索,随即吟道:"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不恒,人情翻覆。"
这首诗表面上写景,实则暗含深意。曹丕听后,转向身边的大臣说道:"三弟的才华,确实令人钦佩。"
这些诗作背后,是一场场生死较量。每一次,曹植都在刀锋边缘起舞,用诗句化解危机。而曹丕也在不断地考验与试探中,似乎在寻找某种平衡。
黄初三年,一位老臣在退朝后私下感叹:"这兄弟之间的事,哪有那么简单。陛下是在考验,三公子是在应对,双方都在诗中较量,却又都不愿撕破脸皮。"
就这样,两兄弟之间的博弈,渐渐从朝堂转移到了诗文之中。每一首诗都是一次试探,每一句话都暗含玄机。而这些诗作,最终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五、历史的馈赠黄初四年(223年)春日,建始殿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文会。这一天,曹丕下令将曹植的所有诗作汇编成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翻开诗集,朗声诵读:"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这首诗作于何时?"有年轻官员不解地问。
一位老臣答道:"那是黄初元年,陛下命三公子七步作诗时所作。"说着,他又补充道:"那时陛下刚即位,朝中上下都在观望。这首诗不仅保全了三公子的性命,更让天下人见识了什么叫才华绝艺。"
接着,曹丕又翻到另一页:"两肉其道行,头上戴横骨..."
"这首诗更是绝妙,"另一位老臣感叹道,"明明是写两牛相斗,却一个'牛'字都未用,巧夺天工!"
就在这时,一位御史上前道:"陛下,微臣发现一事。这些年来,三公子的诗作在民间广为流传,坊间文人争相传抄,甚至有人专门收集他的手迹。"
曹丕放下诗集,问道:"民间如何评说这些诗?"
"百姓们都说,这是魏国的文化瑰宝。"御史如实回答。
黄初五年,曹丕下令在建始殿的后花园中建立了一座藏书阁,专门收藏历代名家诗文。其中,曹植的诗作占据了重要位置。这座藏书阁后来成为魏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文人都曾在此研习诗文。
同年秋天,一位来自江南的文人拜访建始殿,请求抄录曹植的诗集。曹丕准许了。这位文人后来在江南地区广泛传播这些诗作,使得曹植的文名远播江南。
黄初六年,曹丕在批阅奏章时发现,各地官员在汇报政务时,经常引用曹植的诗句。有趣的是,这些诗句大多出自那些危难时刻所作的应试之诗。
"这些诗句,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处境,成为了千古名句。"一位老臣这样评价。
到了魏明帝曹睿时期,朝廷开始系统整理魏国的文化典籍。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曹植的诗文被列为重点收集对象。据记载,光是他的应试诗作就收录了数十首,每一首都蕴含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特别是《七步诗》和《两牛相斗》这两首诗,不仅被收入正史,更成为后世文人竞相研习的对象。有趣的是,这两首诗最初都是在危难之际所作,却因其艺术价值和深刻寓意而流传千古。
随着时间推移,曹植的诗作开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到了唐朝,许多文人都将他的诗作作为必读之作。有人称赞其文采飞扬,有人感叹其寄情遣意,更有人从中领悟到了处世之道。
这些诗作,最终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录了一对兄弟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如一位唐代文人所说:"读三曹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