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克的北京菜单看“含马量”有多高

丹姐说美食 2025-04-09 14:53:34

大街小巷里,讨论最多的不是美食,而是马斯克的到来。

当他上次在中国的镜头多次露出,那令人好奇的就餐地点便成为了街谈巷议的焦点。

这一次,他的到访再度引发热议,尤其是他在北京首日晚宴上的菜单,令人忍不住八卦:这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吃了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

马斯克平凡的饮食习惯

说起马斯克的饮食习惯,其实还真没什么特别的。

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对吃饭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求饱腹、提高效率。

你可能会惊讶,这样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人,竟然也曾在路边摊吃过煎饼果子?

对的,而且他还体验过北京的苍蝇馆子。

听说他那次经历还让不少摊主有些受宠若惊,毕竟见到马斯克弯腰在摊前点菜,是种别样的荣幸。

马斯克的这次中国行,据说安排得相当紧凑,但首日晚宴的菜单却格外有趣。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菜品十分具有“含马量”。

菜单上印了两匹马,还有标语“一马当先”。

十六道菜分七大类,其中有一道马家沟芹菜樱花虾的特色菜,让人不禁好奇,马家沟芹菜到底是什么来头?

马家沟芹菜的历史背景与传说

马家沟芹菜的故事要追溯到明朝。

那时,一个叫贾士忠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了平度,他的后代在马家沟发现了适合芹菜生长的理想之地。

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质纯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种出了叶茎嫩黄、梗直空心、清香酥脆的马家沟芹菜。

关于这种芹菜,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

相传李自成的部队路过马家沟时,很多人中暑发烧。

士兵们吃了用马家沟芹菜煮的汤后,病情得以缓解。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足以证明马家沟芹菜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它不仅是美味,更象征了健康,受到大家的喜爱。

中国与芹菜的不解之缘

中国人对芹菜的喜爱由来已久。

在《诗经》里,就有关于芹菜的描述。

早在古时,水芹被用来祭祀,与文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了唐朝,吃芹菜的风气更加普及,名宰相魏征就是个典型例子。

他尤爱醋芹,每每食之,欣然称快。

唐太宗知道后,还特意赐给他醋芹三杯,以示奖励。

宋朝的时候,芹菜更是风靡全国。

著名文人苏东坡被贬至黄州时,还自己种芹菜等待发芽,用来炒斑鸠肉,想想就另有一番趣味。

同样身为文人的辛弃疾,对芹菜也有特别的钟情。

他的军事著作不仅叫《美芹十论》,对自己的文章他更是自信满满,认为它们像芹菜一样美味健康。

芹菜在中外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相比之下,欧洲人开始吃芹菜则要晚得多。

据说,最早的芹菜种子是在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陵墓里发现的,但真正进入餐桌则是从17世纪开始。

欧洲的芹菜在经过多次改良后,变得叶柄厚实、味道温和,才走上了百姓的餐桌。

而中国,早在魏晋时期,各种类型的芹菜就已广泛种植。

唐朝的名人们对芹菜的钟爱,更是让它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再到现代,马家沟芹菜这样的地方特产,也深受欢迎。

在马斯克匆忙的行程中,他恐怕没时间亲自去马家沟。

但是,当他品尝到这道菜时,不知道是否会领略到其背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虽然说不上有多特别,但这样一份带有浓浓地方特色的菜肴,却赋予了这顿晚宴与众不同的风味。

结尾

或许,马斯克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但他吃到的每一口,都浸透着独特的文化与情感。

对于我们来说,马斯克的到来和他的饮食选择,更加拉近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

马斯克的饮食习惯其实并不特殊,但正是这种平凡中的不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科技巨头的另一面。

通过他在中国的饮食经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个人的生活习惯,更可以从中窥见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许就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通过马斯克,我们看到了西方对东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体验,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味道与故事。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