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8岁的上将张震想退休,邓公却嘱咐他:协助江同志再干三年

平凡呱呱乐 2025-04-12 10:13:19

我盼着你能够全力配合江泽民同志,大概花上三年的时间,把我军各级的领导团队都给理顺了,打造得更为出色。

张震挺吃惊的,毕竟他已经往中央递了三次想要退休的报告了。话说回来,为啥张震老将军这三次退休报告都没被批准呢?还有啊,他的孩子们现在过得咋样了?

【戎马生涯】

张震1914年在湖南平江的一个农民家里呱呱坠地,家里头穷得叮当响,老是被地主压榨。他爸一走,小张震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这些磨难让他心里头种下了一颗想要改变命运的种子。

之后,红军抵达了这儿,把地主家的东西分给了穷苦的百姓,张震一家的日子这才有了转机。

他对红军心怀感激,满心向往,所以在1930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红军,跟着彭德怀将军四处征战。从1930年到1934年这几年里,张震进步飞快,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指挥战斗的人员。不管哪场战斗,他都冲在最前面,完美体现了红军那种吃苦耐劳、无所畏惧的精神。

在第五次跟敌人“围剿”对战时,张震倒霉地挨了流弹,受了重伤,只好去后面养伤。可那时候红军情况紧急,得赶紧换个地方。张震养了些日子,身体好转后,在长征路上又回到了队伍里,给主力军指了条正确的路往前走。

1940年那会儿,张震在板桥集跟日军干了一仗,结果大获全胜,干掉了敌人上千号人。更厉害的是,他们还在敌人后方,用枪打下了一架日寇的飞机,这可是头一遭啊。

1945年2月份,张震在一场恶战中,右臂不幸中弹,血一下子就把袖子给浸透了。他随便包扎了一下,硬是挺着继续打仗。那次战斗,张震带着队伍干掉了五百多个敌人,而他胳膊里的那颗子弹,竟然在身体里待了快十年。

解放战争那会儿,张震跟着粟裕南征北战,打了好几场硬仗,比如淮阴、淮安,还有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把国民党反动派打得落花流水。淮海战役那会儿,华东野战军特别勇猛,粟裕指挥得当,张震也是功不可没。他脑子转得快,做决定不含糊,让部队行动起来又快又有条理。

1952年春天,4月份的时候,张震被调到了北京,当上了总参谋部里管作战的部长。到了1953年,他又接到新任务,得赶紧去朝鲜,接替皮定均的位置,参加了特别出名的上甘岭战役。在那场大战里,他带着第24军,稳稳当当地应战,靠着熟悉的地形,用了些小巧的战术,把美军的有生力量给大大消耗了一番。还是在那一年,6月份,他又领着部队向美军第三步兵师发起了冲锋,结果一下子干掉了敌军2000多人。

1955年那会儿,张震因为打仗打得好,被封为了中将。之后,他就没再上前线,转而去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深造了。到了1962年,他还当上了这所学院的院长。在他管理期间,学院培育了不少军事方面的高手,后来三大学院合并,这些学生里好多都成了军事界的顶梁柱。

1970年的时候,张震接过了武汉军区副司令的担子。

1980年刚开始那会儿,张震进了总参谋部工作,上面给他的头衔是“总参谋部的参谋长”,这充分说明了对他的本事有多看重,也为他后面多次想辞职但没成打下了基础。到了1985年,3月和9月这两次,已经七十多岁的张震在党中央开会时,先后被拿掉了副总参谋长和中央委员这些职位。

张震觉得自己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没以前硬朗,精力也跟不上,觉得是时候退休去享受人生,把工作的重担交给年轻人去挑。可没想到的是,他又被安排了个重要角色,这一做就是整整13年。

【三次请辞,均遭拒绝】

1985年的时候,已经71岁高龄的张震老爷子打算退休了,他心里琢磨着,以后的日子就看看书、学学习,跟老伴儿一块儿到处逛逛咱们国家的大好河山,再种种花、养养菜,找那些老战友们下下棋、聊聊天。可没想到,就在这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儿把他的这些打算全给搅和了。

1975年那会儿,邓公就瞧出军队里头有些不对劲儿,像是什么“人太多、心不齐、骄傲自满、花钱大手大脚,还有偷懒耍滑”这些问题,这些都拖了部队的后腿。他琢磨着得动动手脚,打算裁掉100万士兵和50万干部,给军队来个瘦身大行动,好让队伍变得更精干。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建一支现代化的、正儿八经的革命军队铺路。

不过,那时候中国周围的国家关系挺紧张的。苏联在咱北边囤了不少重兵,说要对中国来个“核打击”,听着就吓人。越南那边呢,在云广这些地方老是找茬,到了1979年,还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这些事儿,裁军的计划就一直拖着,拖啊拖,拖到了1985年才实行。

裁军这事儿挺复杂,牵涉到的人很多。不少老将领因为年纪大或者生病走了,管理岗位就空了出来,特别是想建国防大学,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军委琢磨着,把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这三家并一块儿,弄成新的国防大学,打算12月挂牌。政委呢,定的是李德生。至于校长,军委上下都觉得张震最合适,他是最佳人选。

1962年9月,张震接过了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的担子,他在这方面有不少管理经验。再加上,后来合并成的国防大学里,有好多干部都曾经是他的学生,这让他管理起来顺畅多了。

1985年4月3号那天下午,杨尚昆找张震谈话,说想让他来挑头搞国防大学的筹建。张震一听,心里头有点懵,他觉得这事儿吧,萧克和刘志两位老前辈更合适,资历摆在那儿。可杨尚昆一听这话,立马摆摆手,说他们俩岁数大了点,虽然本事大,但张震你来干,更合适些。

过了一会儿,张震笑了笑,说:“就算是再出点力,帮帮忙吧。”

4月30号,中央军委下了正式通知,让张震来负责搞国防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且他还得当这个大学的校长。

张震本以为干完这活儿就能安心退休了,可没想到,新的大任务又找上门来。到了1988年9月14号那天,他接到了上将军衔的任命。

1990年的时候,领导班子又有了一次变动,张震听说自己的搭档李德生要退休了,心里头也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退了。于是,他又一次拿起笔,给中央军委写了封申请退休的信。

不过,由于新政委得花时间适应工作,再加上国防大学的现实状况,张震提出的退休请求又一次没被批准。那会儿,已经76岁的张震,在全国各大军区里,成了年纪最大的还在服役的上将。

1992年那会儿,张震又一次,已经是第三次了,向中央军委提出了想要退休的请求。到了这一年的4月份,在军委的一个大型会议上,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军队以后怎么发展的想法,还有关于训练、装备这些方面的见解,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得到批准退休的愿望。但没想到的是,中央那边早就有打算,想让他继续在军委发挥余热。

张震这位老兵,心里头明白自己在现代战争的新玩意儿和文化学习上跟不上趟。可琢磨来琢磨去,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担子,打算为现代军队的发展出一份力。

1992年10月19号那天,张震正式接过了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担子。在和新领导团队的合照环节,邓小平特别留意了张震的身体状况,他笑着对张震说:“你年轻我十岁呢,再干一届绝对没问题。”

在张震在军委任职的日子里,他全力推动部队往现代化方向迈进。他会亲自跑到部队里去看看实际情况是咋样的。对于高级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他始终秉持着严格的标准,同时,部队的训练和军事院校的发展也被他看得很重。在他的努力下,教育训练方面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他发现自己对现代战争的了解太浅,所以就着手学习相关知识,还带着领导班子一起钻研现代军事技术,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局部冲突的那些新特点。

张震因为表现出色,所以他的退休计划一直被延后,直到1998年,他才从服务了68年的军队岗位上退下来。到了2015年9月3日,张震因为生病,在北京去世,那时他101岁。

【四个儿子全是将军】

马龄松给张震生了五个娃,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个个都很出息。

张小阳是家中的老大,他当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领导,也就是院长。身为家中长子,他一直都很争气,没让爸妈失望,是个既能文又能武的高手,还拿到了少将军衔这个荣誉。

张连阳是张家的二儿子,他以前当过总参军下面一个局的局长,给老家的发展帮了大忙,还拿到了少将军衔这个荣誉。

张海阳这个人相当了不起,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唯一一个能和老爸职位相当的人。他做过成都军区和第二炮兵的政治委员,1995年就被提为了少将,然后2003年又升为了中将,到了2009年更是升为了上将。现在他已经从大军区正职的位置上退休了。

张宁阳是四子之一,他以前做过总后勤部管军事交通运输的副部长,还当过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的部长,军衔到了少将。可惜啊,2015年的时候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张燕阳是张震和马龄松的独生女,她没走父亲那条从军的路,不过她的另一半寿晓松,却是个挺有本事的少将。

张震大将军这辈子荣誉满满,牺牲无数,把整个人都献给了国家和百姓。他的孩子们也没落下,继承了他的大志,为国家的昌盛和富强拼尽全力。

0 阅读:3

平凡呱呱乐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