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本、孰能无情”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两句看似不搭界的谚语名句,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在着千絲万镂的关系。人要有感情更要懂规矩,两者对人们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感情代替不了政策”(政策就是规定、规矩)。这是身在“社会”的人都懂得的道理。
最近,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接见”台湾省台东县县长饶庆铃所带领的“台东县青年事务委员会成员”和“一些产业代表”一行三十多人时,将“感情代替不了政策”富有深意的重申并加以强调。他说,两岸人民像是一家人,家人间越走越亲;但家人也得有担当,得坚守“九二共识”、得反对“台独”,一起守护咱们的共同家园。
宋主任的讲话,凸显了我们与台胞的亲人间要讲感情也要讲政治,感情代替不了政治!
多年来,台湾产的热带水果和海鲜90%都销往大陆,如风梨、释迦果等(台东县就是来推销释迦果的,)当然还有很多产品大陆也是它们的主销市场。换言之,台湾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福祉是要依托大陆的支持!台湾人每赚100元钱,就有大陆贡献的12元。还有台胞的大陆亲属自80年代以来在就业、工资提升,职务升迁、职级评定……等凡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大事上都“充分”享受到了大陆给予的“优惠、优先”的“红利”。九十年代初期,本人在某(县级)市教育局工作期间就亲眼目睹两位台胞亲属,就因其台属身份而得的特殊关照——突破指标限制,评上中教一级教师、突破年龄限制,连升三级至副市级的。第一例,一台胞的侄媳妇,评定中教一级职因台属身份经教育局申报,市人事局特批增加一个指标。还有一例,一个老同志其兄曾是国民党驻金门的军事高官,他年过62岁不但没退休还提升为副局长,67岁还提升为政协不驻会的副主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和政府为了祖国统一,实施的“感召”政策。我所知全国县级(市)以上的各级政府都设有“对台办”是专门负责为台胞和台属服务解决问题的办事机。可以说,党和政府多年来对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做了大量的可称得上细致入微的工作,将祖国对台胞的关心、爱护通过各种渠道输送到台湾。然而这种感化政策的实施收效并不大,尤其是从李登辉、陈水扁遮遮掩掩的搞台独始到蔡应文的不遮不掩的主张“台独”,再到赖清德肆无忌惮的公开叫嚣的“台独”!

虽然有些台湾对两岸人民同宗同源认同的仁人志士,如,洪秀柱女士旗帜鲜明的支持祖国统一,但多见的是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的台胞众人是态度模棱两可,左右摇摆!甚至还有台胞的一众人赞成和支持他们的“台独”主张!蔡应文第二任期选举时就有很多在大陆经商,一边享受祖国给予红利,一边又跑回台湾投蔡应文的连任票!历史的现实的教训说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对台胞单纯的讲同宗同族的亲情不行;一味给予“红利”的感化也不行!什么才行?讲感情要在对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认同基础上!施以优惠、给予红利要规矩先行!赞同“九二共识”,支持祖国统一就是规矩。从现在起只有赞同“九二共识”,支持祖国统一并有实实在在行动的台胞才有“资格”享受大陆给予的优惠,享受大陆提供的“红利”!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在中国的版图上只占一小部分。2300万同胞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都是我们的“亲人”(除台独分子外)。国台办宋主任所言所论就是国家对祖国统一的最新观点,也是对台胞立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