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手机愈发强烈的依赖,手机沉迷现象愈发普遍。相关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2020 年我国成年人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 100.75 分钟,然而这一数据或许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因为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未使用智能手机,从而拉低了平均值。实际上,有研究指出,每天手机使用时长累计小于 3 小时的受访者仅占 23.4%,3 - 5 小时的占 45.0%,使用 5 小时以上的占 31.6%。更令人担忧的是,2022 年以来,24.9% 的受访消费者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 10 小时,其中重度使用(每日 10 - 15 小时)的用户占比为 21.1%,甚至有 3.8% 的用户每日手机 “不离手”,使用时长超过 15 小时。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警示我们,手机沉迷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手机依赖的背后成因(一)“嗑瓜子效应”:小快乐大陷阱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拿起手机打算只玩一会儿,却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这背后隐藏着 “嗑瓜子效应” 的心理奥秘。就像嗑瓜子时,每嗑开一颗就能立即享受到瓜子仁的美味,这种即时回报让人欲罢不能。手机娱乐也是如此,刷短视频、玩游戏、看小说等,每一次简单的操作都能迅速获得快乐,如看到搞笑的视频片段、在游戏中升级或获得奖励、阅读到有趣的小说情节等。这种即时满足的快乐,让人们陷入了 “低级快乐” 的循环,难以自拔。 即使中途被其他事情打断,一旦有机会,人们还是会迫不及待地回到手机娱乐中,继续追求那种短暂而强烈的愉悦感。
(二)随机性奖励:不确定性的诱惑在手机应用的世界里,随机性奖励机制无处不在。以刷短视频为例,每次下滑刷新,你都无法预知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内容,可能是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视频,可能是触动心灵的感人故事,也可能是新奇有趣的生活小妙招。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斯金纳实验中的随机性食物奖励,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期待感,促使人们不断地滑动屏幕,期待下一个惊喜的出现。同样,在玩游戏时,开箱、抽奖等随机元素也让玩家们充满了期待,即使可能多次得不到心仪的奖励,他们依然会乐此不疲地继续尝试,希望下一次好运降临。
(三)无限的界面:无尽的信息漩涡微博、抖音等众多 APP 的界面设计,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吸引着人们不断深入。这些 APP 通常采用无限下拉的界面模式,无论你已经浏览了多少内容,似乎永远都拉不到底,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现。例如,当你在微博上浏览热点话题时,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相关的图片、视频、评论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而且,很多平台还设置了自动播放功能,当一个视频播放结束后,下一个视频会自动开始播放,进一步延长了人们的使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准确地把控自己的浏览量和使用时间,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信息的漩涡,沉浸其中难以退出。
(四)错失恐惧:害怕错过的焦虑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 “错失恐惧” 心理。人们担心自己错过朋友的动态、社交圈的新鲜事、社会热点话题等,于是频繁地查看手机。比如,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看一次微信朋友圈,生怕错过某个好友的重要消息;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刷新一次微博,担心错过某个热门事件的最新进展。即使在忙碌的工作或学习间隙,也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确认自己是否有 “遗漏”。这种 “错失恐惧” 心理,使得人们对手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害怕错过,就越频繁地查看手机;而越频繁地查看手机,这种恐惧心理就越强烈。
(五)大脑变化:成瘾的生理迹象科学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对大脑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导致成瘾现象的发生。一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研究发现,微信的过度使用与被试大脑膝下前扣带回(sgACC)中灰质容量减小有关。膝下前扣带回一直被认为是监测和调控成瘾行为背后神经网络的关键脑区,这意味着刷手机有可能像药物成瘾一样,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控制能力。当大脑的这一区域发生变化后,人们对手机的使用就会变得更加难以自控,即使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也难以轻易摆脱手机的诱惑。
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一)健康危机长时间玩手机对身体的多个部位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眼睛首当其冲,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引发视觉疲劳,进而导致近视、散光等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是重要诱因之一。例如,一个人每天连续玩手机 5 小时以上,其眼睛疲劳程度会显著增加,近视风险也会大幅提高。同时,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还可能对眼睛的视网膜造成损害,引发眼部疾病。
颈椎也深受其害,长期低头玩手机会使颈椎处于过度屈曲状态,这会导致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逐渐消失,甚至出现后凸的情况,进而引发颈椎退变、增生等问题,肩颈疼痛也随之而来。有研究表明,长期低头玩手机的人群中,颈椎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腰椎同样面临风险,长时间保持坐或半躺的姿势玩手机,会使腰椎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
此外,皮肤也会因长时间玩手机而变差。手机屏幕产生的蓝光和辐射,会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增加,促使黄褐斑等色斑形成,还会导致皮肤胶原蛋白流失,加速肌肤老化,使皮肤变得松弛、失去弹性,面色暗黄、毛孔粗大、黑眼圈等问题也会相继出现。
(二)情绪与社交困境沉迷手机对情绪和社交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过度依赖手机娱乐,如在游戏中失利后,人们容易陷入沮丧、暴躁等负面情绪中。而且,由于大量时间被手机占据,人们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社交圈逐渐缩小。长期沉浸在虚拟社交中,会让人在面对现实社交时产生孤独感和社交障碍,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的症状。
挣脱手机 “牢笼” 之策(一)设定明确目标与规划时间要想有效控制手机使用时间,首先需设定明确目标。比如,确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不超过 2 小时,然后借助手机内置功能或第三方应用来追踪使用情况,确保不超限额。同时,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将一天划分为不同时段,为每个时段设定特定任务。例如,上午专注工作或学习,期间仅允许因工作或学习需求使用手机;下午安排休闲活动或运动,可适当使用手机娱乐,但也要控制时长;晚上则尽量减少手机使用,留出时间与家人交流互动。通过这样的规划,将手机使用时间压缩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无节制地频繁查看手机。
(二)巧用手机功能与工具充分利用手机自身的 “勿扰模式” 功能,在需要集中精力工作、学习或休息时开启,可有效避免来电、短信及社交应用通知的干扰。此外,还可下载安装如 “屏幕使用时间”“番茄 ToDo” 等第三方应用。以 “屏幕使用时间” 为例,它能统计每天屏幕使用时长、各 APP 使用时间,并进行健康提醒。可设置应用锁和时间锁定,对单个或一组应用设定使用时长限额,甚至对整个手机使用时长进行限制。当达到设定时间后,应用会自动锁定或发出提醒,强制自己停止使用手机,从而有效管理时间,提升自律性。 若不想借助软件,也可通过路由器设置定时断网。比如,在家中时,将路由器设置为晚上 10 点至次日早上 7 点断网,这样在休息时间就无法使用手机网络,避免睡前过度使用手机影响睡眠,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天对手机的依赖。
(三)培养多元替代习惯当感到无聊或有查看手机的冲动时,尝试用其他活动替代。阅读一本有趣的纸质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放松身心;进行适量运动,如跑步、瑜伽或健身操,释放压力,增强体质;动手做手工,如绘画、编织、制作手工艺品等,发挥创造力,体验成就感;与朋友面对面交流,分享生活趣事、倾诉烦恼,增进彼此感情。这些活动不仅能减少手机使用时间,还能丰富生活体验,带来更多乐趣和满足感。
(四)建立家庭与社交规则与家人、朋友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相互监督,营造良好的手机使用氛围。例如,约定在家庭聚餐时,所有人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专注享受美食与家人陪伴;晚上睡觉前 1 小时,将手机放置在卧室外,避免睡前刷手机影响睡眠质量;与朋友聚会时,减少手机使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通过这些规则,养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避免因手机而忽视身边人的感受,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重拾生活掌控权手机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过度沉迷其中,无疑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交关系以及生活品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剖析手机沉迷的成因与危害,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设定明确目标与规划时间,能帮助我们从时间管理层面约束手机使用;巧用手机功能与工具,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自我管控;培养多元替代习惯,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乐趣与价值,从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建立家庭与社交规则,则从人际关系的维度出发,营造健康的手机使用环境。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手机只是生活的工具,而非生活的全部。我们应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合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去与亲朋好友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去专注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手机的 “牢笼”,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权,拥抱更加健康、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