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出了唐诗中最治愈的一首,末尾两句,抚慰世间许多失意人

槐序文史 2024-05-09 18:08:02

本文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01.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公元790年,54岁的韦应物卸任苏州刺史,漫游淮海时,写下了这首《简卢陟》。

卢陟(zhì)是韦应物的外甥,这首诗是韦应物随信寄给卢陟的,此时距离韦应物去世,还有不到一年时间。

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临终绝笔,韦应物借诗句回顾了自己匆忙而又坎坷的一生。

并且,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02.

原本,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是“五姓十族”中真正的豪门,仅在唐代就出了近20个宰相。

当时官场流行一句话,“京兆韦杜,去天尺五”,这说明韦氏一族连皇权都忌惮三分。武周宰相韦待价是韦应物的曾祖,祖父、父亲均是大唐的官员,前蜀宰相、晚唐著名诗人韦庄则是韦应物的四世孙。

因此,韦应物14岁就以恩荫入仕,15岁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贴身侍卫,隶属龙武军。

显赫的身世,加上少年得志,使得韦应物在长安城内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据史料记载,青少年时期的韦应物: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这段话简单翻译过来就是,除了不做好事,其余什么事都做,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

不过,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那一年韦应物19岁,初遇16岁的元苹,一见倾心,于是决定弃武从文,去做一个儒雅的诗人,为此韦应物进入太学学习经史。

次年,韦应物与元苹在京兆府昭应县成婚。

元苹身世显赫,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后裔,父亲元挹是当朝尚书、吏部员外郎,所以元苹嫁给韦应物,算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成婚以后,元苹努力持家,韦应物刻苦读书,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当韦应物接触到诗文以后,还为妻子取字“佛力”。

古代女子能留名者都是极少数,更别说有“字”了,足可见韦应物对妻子的宠爱。

也许是天妒良缘吧,就在他们尽情享受风花雪月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随着玄宗出逃避蜀,龙武军、金吾卫、旅贲军也撤出了长安。

韦应物没有了官职在身,也就失去了俸禄,日子一下就变得艰难起来。

大约有7年时间,韦应物都是闲居的状态,因他父亲韦銮过世早,家中也没什么积蓄,所以生活异常清贫,元苹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靠为别人缝补衣物来贴补家用。

但是,什么也没有的时候,他们还有爱情。

03.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战火逐渐平息,唐代宗登基后,召韦应物为洛阳丞,两年后转河南兵曹,虽然为下僚,但总算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然而韦应物行伍出身,性格耿直,在河南兵曹任上因惩办不法军士而遭到诬陷,一怒之下拂袖去官,又闲居了近7年时光,直到38岁的时候才重启京兆府功曹,后又转朝清郎。

可就在日子刚刚有点起色时,元苹却因病离世了,终年36岁。

当时韦应物依旧清贫,因没有银钱购买宅院,只能把妻子的灵柩停在官舍内。后来四方求借,才在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里为妻子举办了葬礼,“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

为此,韦应物亲手为爱妻元苹撰写了墓志铭:

“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

墓志中这段话,字字含情,句句忍泪。当初,他为她痛改前非,浪子回头,弃武从文后,努力去做一个儒雅的诗人,如今天地两隔,再不相见,怎能叫人不悲痛。

所以在妻子过世后,韦应物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消沉,每每作诗悼念,如在《伤逝》中,韦应物写: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

同时还有《送终》《感梦》《出还》《对芳树》《悲纨扇》等18首诗,这些诗,每一首都饱含深情,朝思暮想。

也许只有真正爱过一个人,才能体会这种生离死别的滋味,这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星河滚烫,你就是人间理想。

04.

元苹过世以后,韦应物宦海沉浮,历官户县令、栎阳县令、比部员外郎。

公元783年,47岁的韦应物领滁州刺史,此时距离妻子元苹过世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

在职一年半后,韦应物卸任,开始漫游滁州山水,马上入知命之年的他,早已厌倦红尘,因此偶遇故人时,韦应物写下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何以解忧,唯山水与神佛间?韦应物一个人在滁州的空山幽谷里,徘徊了许久,望着渡口的横舟,他又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意境绝美,静谧而又幽远,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亦是千古经典。

50岁时,韦应物转官江州刺史,次年赐封扶风县男,食邑300户,入京为左司郎中,随后又领苏州刺史,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因此韦应物有别称“韦苏州”。

苏州刺史任三年后,韦应物因没有盘缠回京,暂居永定寺,这也说明他为官一直清廉,或许在妻子过世以后,韦应物对身外之物早已经没有了眷恋。

正如他在《简卢陟》中所写: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写完这首诗后的第二年,韦应物就与世长辞了,终年55岁。他和妻子元苹的爱不热烈,没有千军万马、四海潮生,但却细水流长,一生眷恋。

在过世的前一年,韦应物还在感叹,可怜这些阳春白雪曲,再也没有人一起来听了,何以能解心中愁苦,只有一瓢老酒,方能抚慰风尘之痛。

韦应物这瓢酒,同样也抚慰了后世无数人。

在诗坛,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齐名,并称“王孟韦柳”,他的诗淡然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深幽绝美,因此苏东坡评价韦应物说: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而大儒朱熹更佩服韦应物的为人:韦为人高洁,鲜食寡欲,所至之处,扫地焚香,闭阁而坐,其诗无一定造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

中唐诗坛,因为有了韦应物而增色许多,他的诗总是能让人安静下来,并想到一些什么。诗歌的魅力,在韦应物笔下展现得淋漓极致。

19 阅读:3005
评论列表
  • 2024-07-06 01:35

    我有一瓢酒,可以一口闷。[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8-15 20:50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 2024-05-15 15:25

    诗海随波身未还,灵犀上下几波澜。东南西北风追月,谁让缪斯十倚栏

    流光凝实 回复:
    绱徉
    流光凝实 回复:
    绱徉兴
  • 2024-05-10 08:50

    比那个不做人的元稹好多了,嘴上扯除却巫山不是云行动上一点也没看出来

    69610061 回复:
    大唐第一渣男,就是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