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发2000万年终奖:员工笑了,家长却愁了年终奖人均六万?家长听了扔下了手里的筷子最近,教育培训行业的名人张雪峰又火了一把。这次不是因为讲段子,也不是因为爆梗,而是因为他在直播里炫了一波公司福利。
他豪气地宣布,今年公司年终奖和绩效奖金总额高达2000万元。平均分配下来,每位员工能拿到将近6万元。对,这还只是奖金,工资另算。这一消息让不少打工人看得眼睛发直:“别人家的公司又赢了。”但这么一来,有人笑,就有人哭。高兴的是张雪峰手下的员工,不少人都表示年终奖到手能直接换辆车了;而忧愁的,是交学费的家长们。有人调侃:“张老师公司发年终奖,我们可是‘主要股东’啊。”确实,这2000万年终奖的钱,最终来源就是那些为了孩子更好未来埋单的家长和学生。“上4休3”加超长假期,张雪峰是员工业界的“好爹”除了高额的年终奖,张雪峰公司的员工假期制度也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据说他们实行的是“上4休3”,每周只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
而到了春节假期,更是放了个“史诗级”的长假:从1月18日放到2月10日,整整超过20天。对比一下打工人的8天年假,这就好比别人住别墅,你在租单间。为啥能放这么长的假?张雪峰倒也不是不想赚钱,而是他们公司业务性质决定的。考研初试结束后,考生都在家等成绩,暂时没人需要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的旺季还早着呢。所以春节前后是公司一年中最闲的时候,员工们得以愉快地“躺平”。不过,这样的闲暇和高福利背后,也少不了大家长张雪峰的精打细算。他深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给员工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经济保障,等旺季来了,大家自然能拼命干活。不得不说,这一套操作,称得上是老板中的“人精”。家长买单,考生被卷:教育培训的焦虑生意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张雪峰的年终奖和假期是挺香的,但这些钱到底从哪儿来的?
答案很简单:从家长的钱包里掏出来的。张雪峰的公司主要做两块业务:考研辅导和高考志愿填报。考研这事儿不用多说,每年几百万考生为了能考上研究生,基本都会报上一个辅导班。不少家长也会主动掏钱,生怕孩子在竞争中吃亏。而高考志愿填报呢,则是另一门学问。很多家长对填志愿一窍不通,害怕选错学校耽误孩子一生前途,就干脆花钱请专业机构来搞定。除此之外,张雪峰名下还有不少教育相关的产品,比如考研参考书、高考攻略手册等等。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一门妥妥的“焦虑生意”。家长和学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得不咬紧牙关掏钱,最终支撑起了教育培训行业的高盈利。有人开玩笑说,张雪峰的年终奖,其实是“家长的年终账单”。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考生和家长:我们自愿,但我们也真的没得选当然,也有人会说,没人拿刀逼着家长掏钱啊,这些培训班和志愿填报服务都是自愿购买的。话是没错,可问题在于,“自愿”这两个字,背后藏着无数的无奈。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教育竞争有多激烈。考研的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高考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面对这样的形势,很多家长和学生会觉得,如果不花钱报辅导班或者找机构帮忙填志愿,就好像在竞争中输了一大截。哪怕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咬咬牙也要把钱掏出来。因为一旦错过,可能就没办法弥补了。就像一场“教育内卷”,大家都在拼命跟随,生怕掉队。结果就是,教育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家长的钱包却越来越空。有家长感叹:“花了这么多钱,不是我们愿意,而是我们真的没得选。”
别人的公司再好,教育的公平又该去哪找?张雪峰发2000万年终奖的消息,确实让人看得眼热,但这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分配,真的公平吗?教育培训行业之所以能赚得这么多,与其说是服务能力强,不如说是掌握了教育竞争的关键节点。那些能负担得起高价培训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次辅导班或一个志愿填报方案而改变命运;而对于没钱报班的家庭来说,教育公平似乎成了一句空话。有人说,教育培训行业的繁荣,说到底就是建立在家长的焦虑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上。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最后,聊聊心里话说了这么多,张雪峰公司是“别人家的公司”没错,人家的员工确实过得舒坦。但咱们别光盯着6万块年终奖流口水,也得想想教育本身该往哪个方向走。辛苦一辈子攒钱给孩子报班,家长不是不心疼,只是怕孩子将来比别人差。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制造焦虑和竞争,更应该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未来。所以啊,别人的公司再好,最重要的道理还是这八个字:教育公平,重于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