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4,买一辆五菱宏光MINI EV绰绰有余,也能给一辆不错的国产车付个首付。可现在,这笔钱只够买特斯拉FSD——一套“完全自动驾驶”的软件。值吗?这大概是最近中国车圈最火热,也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特斯拉FSD,全称Full Self-Driving,字面意思就是完全自动驾驶。但即便马斯克再怎么“吹”,这套系统目前也仅仅达到了L2+级别,离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意味着,即便开启了FSD,驾驶员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那么问题来了,花6万多买一套仍然需要自己“操心”的驾驶辅助系统,真的值得吗?
先来看看FSD究竟能做什么。根据特斯拉官方的描述以及已经尝鲜的车主反馈,FSD可以在城市道路上实现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变道超车、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自动泊车等功能。听起来很炫酷,对吧?但实际体验如何呢?
目前,国内关于FSD的实测视频已经铺天盖地,褒贬不一。有人惊叹于其在特定场景下的流畅表现,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变道超车,或者在停车场自动寻找车位并完成泊车;但也有人吐槽其在复杂路况下的“智障”行为,例如对行人、自行车等物体的识别不够精准,在拥堵路段的跟车表现不够平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误判和急刹车等危险情况。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道路环境远比北美复杂。国内道路上不仅车流量大,而且交通参与者种类繁多,各种“奇葩”路况层出不穷。面对中国特色的“人车混行”、“加塞并线”、“鬼探头”等情况,特斯拉FSD能否hold住,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特斯拉FSD的核心是其纯视觉方案,即完全依靠摄像头来感知周围环境,而放弃了激光雷达等其他传感器。马斯克坚信,纯视觉方案才是通往完全自动驾驶的正确道路。他认为,人类驾驶员只需要依靠眼睛就能安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也应该如此。
然而,纯视觉方案也有其局限性。在光线不足、天气恶劣等情况下,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会受到明显影响,从而导致系统误判或失灵。相比之下,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提供更可靠的感知数据。目前,国内主流的智能驾驶方案大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例如华为、小鹏等都将激光雷达作为其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FSD的算法训练依赖于全球用户的驾驶数据。然而,由于中国的数据安全法规,特斯拉在中国收集的道路数据必须留在国内,无法与全球数据共享。这无疑会影响特斯拉FSD算法的迭代速度,甚至可能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落后于其他地区。
面对特斯拉FSD的强势入华,国内车企也纷纷加快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华为ADS 2.0已经下放到15万级别的车型,比亚迪更是直接在部分车型上免费提供智能驾驶功能。这些举措无疑会给特斯拉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那么,6万4的FSD到底值不值?这取决于你对“值”的定义。如果你是一名特斯拉的忠实粉丝,并且对自动驾驶技术充满期待,那么FSD或许值得一试。但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那么不妨等等国产智能驾驶方案的进一步成熟。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6万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FSD的入华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发展。它不仅会加剧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国内车企加快技术创新。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整体进步。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除了技术本身的瓶颈之外,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回到最初的问题:6万4,买特斯拉FSD值不值?或许,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于一部分尝鲜者来说,体验FSD带来的科技感和便利性本身就具有价值。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等待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合理化。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特斯拉无疑是一位先行者。但随着国内车企的崛起,这场竞争注定会更加激烈。未来,谁能最终胜出,取决于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实惠的智能驾驶体验。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而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先进、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智能驾驶,未来已来。而这场关于未来出行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拭目以待,看特斯拉FSD能否在中国市场掀起新的波澜,也期待着国产智能驾驶方案能够在竞争中不断突破,最终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智能出行体验。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任何所谓的“自动驾驶”都只是辅助驾驶,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对车辆的行驶安全负最终责任。 不要过度依赖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