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放弃国籍、美化日本”的赵立新,彻底活成了笑话

嗨翻体育秀 2024-09-16 03:11:43

2019年,演艺圈地震,曾经的“叔圈顶流”赵立新,一夜之间账号被封,作品下架,仿佛人间蒸发。

原因无他,只因几句“不合时宜”的言论,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亲手葬送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

他的滑铁卢,源于一场关于民族情感的挑战,而导火索,则是深植于其内心深处的“崇洋媚外”情结。

赵立新,这个名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曾经代表着儒雅、博学和实力派。他精通四国语言,在话剧舞台上获奖无数,更是在《声临其境》中凭借出色的台词功底和迷人的嗓音,俘获了无数粉丝的心。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似风度翩翩的艺术家,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令人难以接受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一切要从2019年4月说起。当时,赵立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动态,质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言语间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理解”和对历史的“反思”。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短短一句话,却如同一颗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网友们纷纷指责其歪曲历史、为侵略者洗白,更有甚者,扒出他拥有瑞典国籍的“黑历史”,质疑其“屁股坐歪了”。

面对汹涌的舆论,赵立新非但没有及时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再次发表惊人言论: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的文物并且烧毁掉故宫?”

这一次,他彻底激怒了公众。网友们怒斥其“无知”、“无耻”,认为他的言论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民族感情的践踏。

眼看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赵立新终于在压力之下发表了道歉声明,声称自己只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却“被误会了”。

然而,这样的解释苍白无力,网友们并不买账。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狡辩?” “敢说不敢当,这就是你的‘艺术追求’?” “滚出中国,这里不欢迎你!”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讨,如同潮水般将赵立新淹没。

最终,赵立新为他的“口无遮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社交账号被封禁,参演的作品被下架,原本光明的演艺前途也因此戛然而止。

赵立新的滑铁卢,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一记警钟,警示着所有公众人物:艺术成就永远不能凌驾于道德底线之上,民族大义不容触碰。

赵立新,1968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新华书店的职工,这让他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的书籍,为他日后的文艺之路埋下了伏笔。

1986年,年仅18岁的赵立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成为那一年最年轻的学生。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大二时,他被保送至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深造,并获得了导演系硕士学位。

留学归国后,赵立新选择留在了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热爱表演的年轻人。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国际影星的汤唯。

执教六年后,赵立新决定重返舞台,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他参演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等多部历史正剧,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逐渐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后,赵立新开始寻求更大的突破。他自导自演了话剧《父亲》,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8年,他参加了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凭借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法语、俄语和瑞典语,以及对声音的精准掌控,征服了无数观众,一跃成为“叔圈顶流”。

那段时间的赵立新,可谓是风光无限。他获奖无数,片约不断,拥有了众多粉丝,成为了演艺圈的“香饽饽”。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四伏。或许是年少成名,或许是长期生活在国外,赵立新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他开始追捧西方文化,贬低中国传统,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不当言论,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

2019年的“不当言论”事件,成为了赵立新演艺生涯的分水岭。他从万人追捧的“实力派演员”,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历史罪人”,曾经的辉煌也如同泡沫般破灭。

赵立新的兴衰,令人唏嘘,也引人深思。 一个人的成功,天赋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一旦迷失了方向,即使再有才华,最终也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赵立新“崇洋媚外”的标签,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事件爆发之前,一些蛛丝马迹就已显露。他曾在采访中流露出对西方文化的推崇,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甚至将自己比作“精神上的欧洲人”。

这种文化上的“仰视”心态,无疑影响了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最终导致了“不当言论”事件的爆发。

有人说,赵立新是“被西方文化洗脑了”。他在俄罗斯和瑞典多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他对西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与此同时,他对中国近代史的伤痛和屈辱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共情,反而片面地接受了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将中国历史上的落后和苦难归咎于自身,而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轻描淡写,甚至试图为其辩解。

也有人认为,赵立新是“功利心”作祟。回国发展后,他迅速走红,名利双收,这让他逐渐迷失在虚荣和浮华之中。

为了迎合某些“崇洋媚外”的群体,他刻意标榜自己的“国际化”身份,不惜发表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无论原因是什么,赵立新的“崇洋媚外”言论,都触碰了民族情感的底线,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他忘记了历史,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一个中国人, 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更不应该为侵略者歌功颂德。

赵立新事件, 也引发了人们对演艺圈“崇洋媚外”现象的反思。 一些明星为了追逐名利,不惜抛弃民族尊严, 甚至公开发表一些“跪舔”西方文化的言论,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齿,更会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造成不良影响。

赵立新事件, 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演艺圈的浮躁和功利,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德行关系的深层思考。

“德艺双馨”,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艺界追求的最高目标。 艺术是美的体现, 德行是善的标准,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和喜爱。

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 演员 将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博眼球、 赚快钱,不惜炒作、 作秀,甚至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他们忘记了 演员 的社会责任, 也忘记了 艺术 的真正价值。

赵立新的悲剧, 警示我们: 艺术成就 永远不能掩盖 道德缺陷。 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 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用 优秀的作品 和 高尚的品格 去 影响和 引导 社会大众。

“学艺先学德, 做戏先做人”。 这是 中国文艺界 代代相传的 宝贵经验, 也是 每一位文艺工作者 都应该牢记于心的 座右铭。

只有 心中有德、 行中有艺, 才能 创作出 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人民 的 优秀作品, 才能 在 艺术的道路上 走得更远、 飞得更高。

赵立新事件, 已经过去了几年, 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 却依然深刻。 这件事 不仅仅是 一个 演员 的 personal 悲剧, 更是 一面 社会的 照妖镜, 照出了 我们 在 文化自信、 价值观 等方面 存在的一些问题。

“忘记历史 就等于 背叛”。 作为一个 中国人, 我们 永远 不能忘记 那段 屈辱的 历史, 不能忘记 那些 为 民族解放 和 人民幸福 而 英勇牺牲 的 先烈。

铭记历史, 不是 为了 延续仇恨, 而是 为了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赵立新事件 也提醒我们, 要 警惕 “崇洋媚外” 思想的 侵蚀。 文化 没有 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 要 尊重 不同的文化, 但 不能 盲目崇拜, 更 不能 为了 迎合 某些 人的 喜好 而 放弃 自己的 文化立场 和 价值观。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让我们 以 赵立新事件 为 戒, 牢记历史教训, 树立 正确的 历史观 和 价值观, 为 实现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的 中国梦 而 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2024年1月26日——环球网——“日本人为啥没烧故宫?”演员赵立新这一问“惊动”紫光阁

2024年1月26日——上游新闻——赵立新不当言论惊动“紫光阁”! 马云、俞敏洪加持的这家公司IPO之路还能顺利吗?

2024年1月27日——网易新闻——赵立新微博注销工作室清空微博 曾为恶劣言论道歉

0 阅读:0

嗨翻体育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