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今天(25日)是辽宁舰入列十周年。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新时代的人民海军已迈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为我国航母从探索走向成熟,发挥了什么作用?时事评论员 秦蓁:简而言之,我觉得就是发挥了“试金石”的作用。对于它的重要性,怎么渲染我觉得都不为过,因为正是由于辽宁舰的服役,让中国无论是工业部门、科研部门还是人民解放军的海军,都从一个完全是航母的门外汉,也就是说完全没有接触过航母,到完全拥有自己的航母,并且经过摸索,让这艘航母从一个科研实验状态,形成战斗力,并摸索出一套完善的航母科研制造体系,包括使用流程当中的各种规范规则的生成和制定,所以它起到了一个功不可没的作用。不过,辽宁舰只能算是由中国工业和科研部门完善的一艘外国半成品航母。而在辽宁舰下水服役之后的第7年,也就是2019年,完全由中国自己的科研人员、工业部门,用中国自己的材料制造的第二艘航母,就是山东舰,下水服役,一直到今年,也就是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完全是直通甲板,而且是用电磁弹射器的航母,正式的下水到这样一个三步走的完美的跨越。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辽宁舰起的就是种树的作用。它的一切无论从制造到使用都是摸索的状态。它摸索出来一套完整的规则和体系之后,为后续航母的使用铺平了道路,后续当然可能还有改进,但仍然是以辽宁舰为基础的。
直新闻:作为海军转型的重要标志、新质作战力量的代表,辽宁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母部队建设成长轨迹。对此您有何观察?时事评论员 秦蓁:的确是这样,中国海军是在逐步的转型之中,特别是这十年。中国海军从之前的近岸防御,逐步过渡到近海防御,再到当下准备过渡到远海防卫。所谓的近岸防御,就是把敌人狙击于滩涂之上,敌人想在中国的海岸边抢滩登陆,就对它进行拒止。所谓的近海防御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关的海域,中国海军要有相应的制海权,只要有这种制海权,才能把敌方相对拒止于离中国的海岸边更远的海域。所谓的远海防卫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015年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中国国防战略这一章节,提出了“海外利益攸关区”,也就是说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些海路的、航路的安全,就明确提出了中国最终要迈向的远海防卫。在2017年的时候,当时海军相关专家接受央视等中央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当时中国海军已经完成了“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相结合”这一个战略转型。在这一战略转型当中,辽宁舰航母包括后续的山东舰航母,就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远海防卫更需要航母这样的平台,只要有了航母,有了航母战斗群,有了这样一些大件的平台,才可以长时间在海上执行任务,而且需要战斗力比较强、有相应很强的制海制空权的时候,才可以完成这样的远海防卫目标。所以中国海军的转型完全可以说是因为有了航母,或者说配合着航母,两者相互为依托,最终才能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战略转型。
直新闻:前不久,在西太平洋某海域开展训练的辽宁舰航母编队发现一批不明空情目标向编队高速近飞。判断、决策、行动,短短几分钟,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直扑目标空域,编队各属舰构建严密攻防体系。而在远海大洋处置应对这样的突发“敌”情,是航母编队的常态。在您看来,中国航母是如何在十年里实现从试验训练平台到备战打仗先锋的华丽转身?时事评论员 秦蓁:正如前面所说,中国航母这十年真的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这样一个过程。之前无论是工程人员还是海军相关官兵,是完全没有接触到航母实物的。正是因为有了辽宁舰航母的服役,让一切都变为了现实。当然整个探索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很多报道也报道了,包括比如说有的舰载机飞行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发生事故,有英勇牺牲的,还有一些飞行员在训练过程当中,为了保护飞机,延迟了跳伞救生,结果身负重伤的,也有这样的情况。辽宁舰刚下水服役的时候,实际上全舰官兵都是面临着一个完全摸索的状态。当时整个军舰22层甲板,3000多个舱室,几公里长的线缆,所以下了很多的功夫,也是配置了很多的优秀人才。辽宁舰当时全舰军官有98%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硕士和博士占50多人,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强大的队伍做基础,严格说来还是有中国特别是40多年来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国家和军队对海军建设的重视,对航母建设的重视,才成就了辽宁舰,成就了中国航母,一步一步把它从一个科研探索为主,变成一个具有实战能力的军舰。中国海军还根据很多相关的报道,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比如说早期它只是一个单平台,然后从单平台又过渡到编组作战,组成一个航母战斗群的编组,算是一个小的体系,又要融入到联合作战的大体系之中。其他的方面,比如说进行这种“背靠背”的实兵演练,包括在远海大洋进行实战的“研练”,就是科研的研,实战的研练,包括深化舰潜机的协同,舰就是军舰包括航母,潜是潜艇,机是飞机,舰潜机的协同,让航母战斗群就是成为一个大体系作战当中重要的一环。所以这十年来真的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真正把辽宁舰从实验状态变成具有实战能力的程度,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它订立的一系列规则、制度、规章,包括摸索出来各种的经验,都为后续的航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直新闻:您如何看目前中国航母舰载机的发展状况?时事评论员 秦蓁:中国航母的舰载机实际上发展也是非常之快,而且发展的水平之高,可以说是让全世界各国都是为之赞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之前也说了,无论是航母,还是舰载机,中国原来的经验都是零,它不像有些成熟的、老牌的海军强国,像美国、日本、英国这些国家,它们实际上在二战之前就拥有航母,它们航母的舰载机是从当年的活塞发动机螺旋桨飞机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而且中国的舰载机一上来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型的一款舰载战斗机,或者最重型的舰载战斗机之一。我们的歼-15舰载战斗机,它起飞全重是30多吨,回顾之前航母发展史,从世界各国来看的话,起飞全重30多吨的喷气式舰载机之前只有美国的F-14,俄罗斯的苏-33是这样的起飞重量,而且是个喷气机。它们着舰速度是很快、很危险的,而中国相当于一步到位,之前没有任何舰载机使用经验,但上来就搞了一个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一款舰载喷气式战斗机。这个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完成了一系列非常完整的试验流程,包括陆地上的起降试验,以及上航母之后的各种起降试验和训练等,这是非常令人赞叹的。如果以中国的国力和科研水平来看的话,相当于一个本科生最终完成了一道博士生的考题、博士生的科研答辩,而且是交了一个很完美的答卷。直新闻:美军有F-35这样的隐身舰载机,您怎么看中国舰载机未来的发展?时事评论员 秦蓁:驻日美军的航母现在也逐渐配备F-35C,包括它的两栖攻击舰上,也逐渐在配备可以垂直短距起降的F-35B,甚至于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像出云号这样的轻型航母,也准备要部署F-35B。所以实际上,当下F-35的包围和威胁已经形成了,不是逐渐在形成,而是已经形成。中国当下的航母舰载战斗机,大家知道是歼-15。当然前面说了这是很优秀的一款战斗机,起飞全重30多吨,机动性也不错,起飞重量大,飞行距离远,携带的武器、油料也多。按国际上划代,像F-35划为第五代,中国的是第四代,总之是存在一个代差,代差主要还是体现在隐身上,隐身是最大的一个鸿沟,因为隐身和不隐身,这个差别很大。隐身机和非隐身机交战的时候,相当于非隐身机是看不到隐身机的,所以这个作战是无法进行的。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也一定要研发自己的隐身舰载机,这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上了中国的航母之后,会让中国的航母如虎添翼。届时中国航母的舰载机也完全可以和世界最顶尖、最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去相媲美、去抗衡。作者丨秦蓁,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