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度爆表!科学家发现神秘蘑菇:一克可苦透50吨水你敢挑战吗?

Science科学 2025-04-26 00:19:03

当我们谈论苦味食物时,咖啡、苦瓜或是羽衣甘蓝总会被提及。但最新科研发现让这些日常食材瞬间变成“温柔小清新”——慕尼黑工业大学团队在《自然·食品化学》期刊披露,一种名为“苦层孔菌”的树生真菌中潜藏着刷新人类味觉认知的超级苦味物质。

这种遍布英国林区的奇特蘑菇虽无毒可食,其骇人苦度却引发科学家强烈好奇。研究团队通过分子探针技术,首次从中解析出三种全新苦味化合物。其中代号“寡孔菌素D”的物质堪称苦味之王,其强度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1克该物质溶于106个标准浴缸(约合5万升)水体后,仍能被人舌清晰感知。

人体实验显示,这种超级苦味物质能精准触发口腔中的TAS2R46受体——这个被戏称为“生物警报器”的感知元件,原本被认为是进化来预警天然毒素的防御机制。上海科技大学团队曾证实,该受体对致命毒药马钱子碱同样敏感。但吊诡的是,苦层孔菌本身并无毒性,这给进化论者抛出了新难题。

科研人员发现更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苦味探测器不仅存在于口腔,在胃肠道甚至皮肤组织中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德国团队负责人迈克·贝伦斯博士指出:“苦味感知系统可能承担着超越味觉的复杂生理功能,比如调节消化代谢或免疫反应。”

研究数据揭示出更多反常案例:剧毒的死亡帽蘑菇带有诱人坚果香,而苦度爆表的层孔菌却安全可食。科学家推测,人类或许并非真菌进化的主要防御对象,其他生物可能演化出更精准的毒性识别系统。这种认知偏差导致现有苦味数据库存在严重缺口——收录的2400余种苦味分子中,来自真菌和细菌的天然化合物不足5%。

演化时间线提供了关键线索:显花植物约2亿年前才出现,而苦味受体早在5亿年前就已形成。这意味着研究真菌中的古老苦味物质,可能才是解开人类味觉密码的关键。贝伦斯博士团队认为,解析这些“活化石”化合物,将助力开发新一代功能性食品,既能保持美味口感,又可调节饱腹感和代谢速率。

这项发现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味觉系统的认知,更为食品工业和医疗领域带来新想象。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基于苦味分子研发的“智能食材”将重新定义健康饮食,让养生与美味真正实现和谐统一。

0 阅读:2

Science科学

简介:带给大家最新最新奇的科学类信息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