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评价朱老总: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看不出他的本事!

尘心若水静 2024-12-13 10:44:50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举行授衔仪式。在这场仪式上,将会授予十位杰出将领元帅军衔。在十位元帅中,朱老总站在第一位,乃是元帅中的领头羊。

老蒋得知这件事后评价:“朱玉阶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看不出他的本事。”

老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评价?

寻找革命真理

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朱老总的年纪是最大的,经历也是最丰富的。

朱老总的革命之心,起源于自己被压迫的童年。出生在佃农之家的朱老总,小小年纪就要为地主工作。

可即便全家都为地主工作,他们依旧吃不饱饭。

而地主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整天大鱼大肉,将自己养得肥头大耳的。后来四川大旱,他们家仅有的财产也被地主夺走。

朱老总辗转来到席家碥,遇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位革命导师席国珍。席国珍不仅传授他知识,还教给他什么是责任。

1909年,23岁的朱老总看清了社会的黑暗。他当时在一所小学当体育老师,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着不菲的薪水。

靠着这份工作,朱老总成功养活了全家,也让他们家摆脱了地主的纠缠。然而就在这时,他却毅然辞去工作,选择前往云南。

做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家里面的人都觉得他疯魔了。放着一份这么好的工作不要,反而要去云南追求什么革命理想。

然而家里人的阻拦,并没有让朱老总回头。他写下“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就离开了家。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他来到了昆明。

为什么要来昆明呢?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他要参军。而当时参军最快的办法,就是报考军校。

对于一个从没接触过军队的人来说,想要快速掌握军事知识,报考军校是最方便的。而且当时蔡锷在云南名声很大,朱老总想要追随他。

当时人们处于清政府的愚民统治下,像孙中山一样觉醒革命思想的人并不多。而那个时候,共产主义也还没有传入我国。

朱老总来到云南之后,因为想要追随蔡锷,于是加入了同盟会。从讲武堂毕业之后,他成为了云南新军的一员。

辛亥革命是由新军发起的,主要还是清政府对革命党人的镇压。在辛亥革命开始后,各地新军纷纷响应,很多省份宣告独立。

云南为了响应革命,新军发动了重九起义。朱老总就是起义军的一员,并在之后加入援川军,进入川南支援反清斗争。

坎坷的入党之路

这段时间里,朱老总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他追随蔡锷参加护国战争,参加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又参加了“驱唐运动”。

然而仗打了不少,军功也挣了不少,但人民的生活却没有丝毫改变。他不禁扪心自问,革命的意义到底在哪?

常年的战争加剧了人民的苦难,这和他年少时的理想相悖。他逐渐意识到,这条路并不是一条正确的路。

但正确的路在哪里,他却不知道。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不放弃,一步步摸索,总能找到正确的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他迎来了希望的曙光。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阵春风,经由五四运动被送到了我国。

当时朱老总并不知道,这是否是真正的救国道路,但他愿意去尝试。于是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决定追随马克思主义。

当时孙中山很欣赏他,希望和他能见一面。朱老总对孙中山是很佩服的。这位革命的先行者,一直都是他敬仰的对象。

当时孙中山想要借滇军重新打回广州,所以他希望朱老总能回到军队。而他愿意支付十万银元的军费,作为滇军出兵的回报。

然而朱老总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此时的滇军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滇军了。他深刻认识到靠着这样的军队,是没办法救国救民的。

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前往欧洲,追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孙中山听了他的打算,建议他可以去美国。

但朱老总认为,欧洲有一战的旧战场,还是社会主义萌芽的地方,去欧洲学到的东西,要比去美国多得多。

在去欧洲之前,朱老总就想加入我党。然而当时他找不到李大钊,别人又不同意他入党,因为他曾经是滇军将领。

他们认为旧军队的高级将领,没办法将工人阶级的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哪怕朱老总极表示自己心向劳苦大众,在旧军队也和其他人不一样,但他就是不被允许入党。

而且他们还劝他,在国民党搞革命也是一样的,没必要非得加入我党。

踏上革命之路

那段时间的朱老总,可以说是最混乱和绝望的时候。他是滇军高级军官,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就有1.5万元。

要是他继续留在滇军,高官厚禄信手拈来。可他为了革命,为了理想离开滇军,却还要被人怀疑,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被关在门外。

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有放弃。他来到法国之后,得知周总理组建了共产组织。当时周总理正在德国柏林,他当即决定前往德国。

几经辗转,朱老总终于找到了周总理,并顺利加入了党组织。而朱老总的寻党之路,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朱老总不仅革命资历深,在我党也算是实打实的老党员。他虽然不是第一批入党的人,但入党的时间绝对很靠前。

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如何拖住南昌的众多国军将领,成了我党最麻烦的问题。这时候朱老总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人脉办了一场宴会。

在这场宴会上,国民党高官喝得烂醉如泥。等起义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分不清东南西北,连路都走不稳呢!

后来起义部队遭到打击,朱老总也没想过放弃。当时毛主席还没有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方针,朱老总却几乎和他想到了一起。

毛主席秋收起义后转入山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朱老总南昌起义后和大部队分开,也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活跃。

而且两人心照不宣,都想到了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件事。正是毛主席和朱老总的胜利会师,才有了后来燎原的革命之火。

但纵观革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朱老总指挥的战役很少。论战功,他和其他元帅都差得很多,那为什么他能成为十大元帅之首呢?

对此,毛主席说了十个字:“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周总理也评价说,朱老总的革命历史,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如果说毛主席的“三湾改编”是军队转变的开始,那朱老总的“赣南三整”其实也是同样的意义。

在部队人心涣散,不断遭受失败的情况下,赣南三整保留了部队的火种。连陈老总都说,如果当时没有朱老总的领导,这支南昌起义的火种部队,说不定真的就垮台了。

在危机关头,朱老总做的决定,往往能挽救部队于水火。而在军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上,他始终以身作则。

即便朱老总没有其他元帅那样的赫赫战功,但只要他站在那里,战士们心中就有了力量。

所以老蒋评价朱老总的时候说,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觉得他没本事。

但谁要是真的觉得朱老总没本事,那才是真的眼盲心瞎。世界上有许多不平凡的人,但他们却有着平凡的外表。

朱老总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不凡隐藏在外表之下,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能察觉到那份不平凡。

1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