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合分析
一、整体销量与增长态势1. 零售销量: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99.1万辆,同比增长38.0%,环比增长45.0%,渗透率首次突破50%至51.1%,标志着电动化进程加速。
2. 批发销量:厂商批发销量约114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37%。比亚迪以37.74万辆(零售377,420辆)稳居榜首,吉利、特斯拉分列二、三位。
3. 累计表现:1-3月累计零售销量242.0万辆,同比增长36.4%,全年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1. 头部品牌表现
- 比亚迪:销量37.74万辆(零售377,420辆),同比增长24.8%,市场份额超32.5%,主力车型海鸥、秦PLUS等持续领跑,海外销量首破7万辆。
- 吉利:新能源销量近12万辆(总销量23.2万辆),同比增长167.2%,银河系列贡献9万辆(同比+290%),极氪、领克协同效应显著。
- 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78,828辆,环比增长121%,Model Y焕新版产能恢复后周销量峰值达1.38万辆,但智能化领域面临新势力追赶。
2. 新势力崛起
- 零跑:以37,095辆(同比+154.7%)跃居新势力第一,C10车型占比近50%,微型车T03改款巩固市场。
- 小鹏:销量33,205辆(同比+267.9%),MONA M03智驾选装率68%,G9改款降价策略拉升销量。
- 小米汽车:3月交付29,244辆,但因舆情风波存退订隐忧;鸿蒙智行同比下滑16.8%,竞争力承压。

3. 传统车企转型
- 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12.57万辆(总销量38.57万辆),同比增长48.2%,逆袭比亚迪重夺集团销量第一。
- 奇瑞:新能源销量6.22万辆(总销量21.48万辆),iCAR V23车型以复古设计打开年轻市场,捷途山海混动贡献2.3万辆。
三、市场渗透与份额分布1. 渗透率对比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72%,零售份额71.5%(同比+1.3pct),主导地位稳固。
- 豪华品牌:渗透率35%,但埃安等品牌B端依赖度过高,高端市场拓展乏力。
- 合资品牌:渗透率仅6%,零售份额2.8%(同比-2.3pct),转型严重滞后。
2. 份额变化
- 新势力:零售份额17.1%(同比+3pct),小米、零跑、理想、小鹏等汽车带动新势力份额上涨。
- 特斯拉:份额7.5%(同比-1.2pct),面临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双重挤压。

1. 促销策略:价格战趋缓,但传统燃油车促销幅度达22.1%,豪华车达26.1%,合资品牌达21.5%。
2. 技术趋势:插混车型占比提升(如比亚迪第五代混动系统),800V超充技术逐步普及,智能化(如小鹏XNGP)成差异化关键。
3. 核心挑战
- 合资品牌困境:新能源转型迟缓,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亟需加速产品迭代。
- 数据差异:零售与批发统计口径需区分(如特斯拉销量含出口),部分品牌数据未公开(如鸿蒙智行)。
五、热门车型与市场活力1. 车型销量亮点
- Model Y:单月销量48,189辆,稳居SUV与新能源双榜前列。
- 宏光MINIEV:销量39,957辆(同比+149.0%),五菱缤果PLUS开拓家用市场。
- 小米SU7:首月交付29,244辆,但舆情或影响后续订单。
2. 细分市场:微型车(五菱、零跑T03)、性价比车型(比亚迪海鸥)、高端智能车(小鹏G9、极氪001)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需求。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自主主导、新势力崛起、合资承压”的鲜明格局。比亚迪、吉利、特斯拉领跑销量,零跑、小鹏等新势力通过技术创新与价格策略快速扩张。渗透率突破50%标志着电动化进程不可逆转,合资品牌需加速转型以应对市场份额流失。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智能化、全球化布局与成本控制,市场分化或进一步加剧。